199、王府诗会(5)(2 / 3)

慌不忙的抬手理了理额前的碎发,笑着反问道:“诗会的题目可都是你和郡王妃临时出的,我谢家儿郎纵然再是才高八斗,也不可能那么厉害的恰好猜到你们会出什么题,而且又那么凑巧的提前写好让我背诵下来吧?”

“或许就是那么巧呢?”

“呵呵,孙小姐,捉贼要拿赃,你得拿出证据来才能指责我,否则就是你输不起故意污蔑。”

眼见孙乔言语间根本不是柳娇娇的对手,郡王妃有些怒其不争的瞪了孙乔一眼,然后看向柳娇娇,严厉地质问道:“徐小姐,你还未曾回答本妃方才的话呢!”

柳娇娇不骄不躁地冲她微微颔首,微笑着道:“回郡王妃,虽然小女子未曾亲眼见过战事的惨烈,但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跑步吧?小女子素来喜欢看各类杂书,而且也听说书先生说过那些个征战沙场的将士的故事,恰好今日郡王妃准备了葡萄酒,小女子想起将士出征前大多会举办宴席以鼓舞士气,这才有感而发做了这首诗。”

这理由……没毛病!

人家的确是没去过战场,也没亲身经历过战事,但你还不许人家想象一下吗?

柳娇娇的话音刚落,不等郡王妃再度出言刁难,一位大儒便立刻接话道:“徐小姐的才情老夫真是佩服不已,光凭书里看到的东西,便能有感而发写出如此佳作来,徐小姐若是男儿身,前途不可限量啊!”

另一位大儒也附和道:“确是如此啊,此诗虽未描写出任何战场上的画面,但最后两句堪称绝句,直接道出了战事的艰辛和将士的不易,若让那些个武官听到,定会引为知己!”

郡王妃都想骂人了,你们两位当世大儒都把这死丫头夸上天了,她还能怎么刁难她?还能说什么?

只得讪讪地笑了笑,然后心不甘情不愿的夸奖道:“徐小姐果然有你父母的风范,即便未在京城长大,没接受过夫子的专门教导,也能有如此巾帼不让须眉的才情啊!”

虽然看似在夸奖柳娇娇,话里话外还是在质疑她。

剩下的那位大儒抚着胡须笑着道:“郡王妃,老夫可以保证,这两首诗词从未听闻,定是新作,而且徐小姐虽然在乡间呆了几年,未必就没受过高人指点,毕竟民间能人辈出嘛。”

他这话明显是在帮柳娇娇找理由了。

柳娇娇闻言冲他略带感激地笑了笑,然后才说道:“老先生果然慧眼识珠,小女子当年的确在镇上遇到过一位先生,蒙他不弃,指点小女子读书识字了一段时间,只可惜先生喜好四处云游,所以一年后便离开了。”

她可一点都不害怕有人去镇上调查这件事,回去就修书快马加鞭让人送到谢平安那里去,镇上她的靠山可多得是,虚构个满腹经纶的先生出来,简直不要太容易。

大儒听完她的话,笑容愈发和蔼起来,颔首道:“看来老夫果然猜得没错,只是不知教导你那位先生名讳为何?只花了一年时间便能教出如此弟子来,想必这位先生定然是位惊才绝艳之人。”

“先生的名讳并未告知过小女子,只知他姓王。”对不起了辛弃疾大大,你那姓氏太过特别,还是用王翰的姓氏比较稳妥,她可不想这个时代真有个姓辛的高人,那就尴尬了。

大儒蹙眉思索了片刻后,叹气道:“看来这位大才是个行事低调的方外之人,王姓太过普通,即便想查也难啊!”

最后,诗会便异常尴尬的结束了,柳娇娇“不负众望”的取得了本次诗会的魁首称号。

没办法,那两首诗词太经典了,这些个贵女们就算重新跟着家里的夫子重学一回,估计也没办法做出类似的来,在这种情况下,谁还敢跟柳娇娇继续对抗?根本就是赢不了的局嘛。

郡王妃是最气愤的,原想着想让柳娇娇当众出丑来的,结果却意外让她扬名了一回,心肝脾肺肾全都气疼了,所以诗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