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四 人面不知何处去(三)(1 / 3)

松峰山山门与松峰郡郡城城相距不过区区二十里路程,城内便有松峰山执事常驻的一处宅院,但凡有自认根骨资质尚可的年轻习武之人有志于松峰山,皆可至此寻那执事以松峰山上独到手法摸索先天禀赋。若是天资圆满无瑕,在由松峰山另外两名执事下山验看心性后,即可成为松峰山外山不记名子弟,期间不授松峰山上高深功夫,仅以锤炼打熬武夫体魄为要。

待到在松峰郡城内锤炼打熬武夫体魄三年期满,山上议事堂内诸位德高望重长老们便会联袂下山,逐一考教这些个外山不记名弟子武功。

历经松峰山议事堂眼界奇高长老们考教后还能留下来的,那便是能配松峰山腰牌的外山弟子。早十年前这松峰山外山弟子身份还不似今日这般难得,山上盘根错节的派系势力一只手都数不过来,甚么内山弟子长老亲传身份姑且不说,亲族里的子侄后辈安排个稀松平常的外山弟子还不是手到擒来?那时高旭可敢说半个字的不许?就不怕议事堂将他高旭弃之不用重换山主人选?

彼时高旭在松峰山上处处受议事堂与这些派系势力掣制,即便有意除此积弊依旧心有余而力不足。直至松峰山与烟雨楼那场旷日持久的博弈以烟雨楼落败告终的同时,松峰山上原本根深蒂固的派系势力亦也元气大伤,高旭自然不会放过这整顿山上规矩的大好时机。

于是乎原本并未有多严苛的松峰山外山弟子入门,在山上派系以及议事堂长老们的权柄被高旭逐步收归于己,既然定下了外山弟子入山须得考教三年之期的规矩。

松峰山跻身江州江湖执牛耳者后,远不止江州一州的年轻武人慕名而来,自然免不了良莠不齐。高旭此举断了绝大多数妄图以偏僻门路进到松峰山内人的心思,虽说免不了还是有些与松峰山源远流长门路未曾禁绝,不过就大体而言,历经重重考教打磨迈进松峰山山门的外山弟子,不论是天资还是禀赋与之前相较无疑都要拔高一截。

于江州诸郡中松峰郡郡城原本人口繁华都排在末尾,怎奈何与松峰山山门所在不过区区二十里路程,后者一统江州江湖后有意将松峰郡郡城地面也全然掌握,为此不惜重金在城内大肆收购房屋地契,高旭志在于大尧境内营造一座属于江湖门派的城池,这般在大尧十六州江湖的史无前例的举动自然逃不过武杭城乃至京城有心人的眼睛,为此京城还有武杭城几位大人物书房内都多了些言及此事的信函。

来自刺史府和京城的敲打无法动摇高旭将松峰郡城经营成第二座松峰山的决心,松峰山是周围方圆百里的唯一一座易守难攻的孤山,山上又不乏水源,假使粮食储备充裕,那便是真正的固若金汤。但松峰山一座孤山,假使被围,那除去死守之外便再无半条出路,为以后百年基业着想,高旭哪怕是有损那真金白银赈济那场大灾饥民才在当朝皇帝那儿积攒下的情分,冒天下之大不韪的奇险,也得为松峰山谋求一条退路。

据江州刺史府明面上收到的消息,松峰郡城城内地产十之二三已在松峰山名下,不过实则还要再多出一到两成,足有十之四五。将松峰郡郡城内地产收购十之四五,即便此前松峰山在城内经营百年之久,此前在城内也不乏有许多日进斗金的铺面楼阁,但如此规模扩张所需要的银两仍是一笔骇人听闻的数目,即便将烟雨楼大半产业都囊括在内也差不离堪堪够半数而已。

魏长磐二人入城并未如何受阻,大半倚仗陈十不知从何处门路弄来那两张几可以假乱真的行牗,若是没这行牗,那他们再想入城就免不了要大费周章。他至今仍有些疑惑为何在他们沦落为丧家之犬的时候,陈十还会有这般多的门路,还会有人甘愿冒着沾上官府缉拿要犯腥臊的风险来为他们送来这两张行牗。

莫非这就是有银子能使鬼推磨?

此时看来,这城内繁华,舞榭歌台,车水马龙与武杭城相较也相去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