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八章 哥窑(3 / 4)

为哥窑制品的一大看点。其纹路自然天成,错落有致比之人工的纹饰别有一番风味。

后世清乾隆帝对此也是颇为欣赏,作诗赞道“铁足圆腰冰裂纹,宣成踵此夫华纷”。

赵琦欣赏着手中的瓷器,神色痴迷,久久都舍不得放下来,直到感觉到自己手酸,才回过神来,见刘南齐和秦大壮都看着自己,他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不一小心就看入迷了。”

刘南齐哈哈一笑“只要是瓷器爱好者,面对这般精美的哥窑瓷,又有几个可以不入迷?”

赵琦微微一笑,小心地把瓷器放回桌上,邀请刘南齐他们鉴赏。

等到他们鉴赏完,又过了十几二十分钟,都对这件瓷器赞不绝口。

大家对这件哥窑瓷品头论足,讲到后来,自然要说到其价值。

哥窑器物胎体成型后,先素烧胎体,经过挑选,再多次上釉,入窑二次烧成。故传世哥窑器物,器形规整,制作精良。

传世哥窑瓷器主要收藏在国内外一些大型博物馆及少数收藏家手中,总数也不过百件左右,以至于哥窑破损残片也被视为珍稀之物,完整器更是寥寥无几。

而这件哥窑高足碗,正是一件非常难得的完整器,同其它几件博物馆藏宋哥窑器一样,此器碗口略有流釉,釉薄露胎使得碗口呈现出“紫口”现象;圈足细窄而露深灰色胎,因烧结而发黑褐色,呈现所谓“铁足”现象。

哥窑的特征,在这件高足碗上一览无遗,自然弥足珍贵。

秦大壮开口道“我收你三十万吧。”

赵琦直接拒绝道“这不行,该怎样就怎样,男子汉,一口唾沫一颗钉,我答应了你,却不照章办事,那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吗?刘叔,你对市场比我熟,你给个公道价吧。”

“容我想一想。”刘南齐沉默了片刻“我记得,去年有一件哥窑瓷拍卖,是件八棱洗,成交价七百多万,我没见亲眼见那件八棱洗,想必这件高足碗不比它差,我觉得八百万这个价钱是合适的。你们觉得怎么样?”

事实上,明年初,就有一件类似的哥窑精品被拍出一千大几十万的价格,这件高足碗如果上拍,估计也不会差。

当然,私下买卖和拍卖会毕竟不同,因此,赵琦觉得八百万合适,而秦大壮也没有反对的道理。

赵琦现在手里还有两百万左右的现金,80万还难不倒他,只是想想还欠了卫一健650万的别墅款,以及刘南齐的150万、定制家具50万,他的头都大了。

现在他手里的藏品虽然越来越多,但值钱了就那么几样,而且这几件值钱的藏品,不到万不得已,他都不太想卖掉,算是为自己成为大收藏家,奠定基础。

赵琦盘算了一下,卖掉“朝珠佛头”还至少有五百万的收益(之前问彭大胡子预支了一百万),加上手头的现金,到年底,他还有两百几十万的缺口,自己手里总要留点钱,以备不时之需,算下来再有350万应该够了。

赵琦琢磨,自己努力一下,大不了再卖掉几件藏品,应该能凑齐。说起来,如果是重生之前,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靠自己赚到这么多钱,他想都不敢想。

考虑到秦大壮还有儿子需要照料,赵琦要了银行卡号,自己去银行转账,回来把转账单交给秦大壮。

秦大壮拿着单子喜不胜收,虽然他只是简单地道了声谢,但赵琦能够感觉到,其中饱含着深切的感激。

有了这笔钱,秦大壮应该能够放轻松一些,至少在金钱方面,不用太为儿子今后的生活担心了。

离开秦家,两人向小区门口走去。

刘南齐问道“这件哥窑,你准备怎么处理?”

赵琦告诉他,自己准备好好收藏起来。

刘南齐笑着点点头“对,不到迫不得已,这件宝贝可不要卖掉,否则想要再买回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