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9章 斯大林的最终认可(3 / 4)

靶场,乌斯季诺夫执意继续留下来,和一众专家们进一步的进行打靶实验,直到为本次实验准备的弹药打光为止。

斯大林不为难麾下的这位年轻有为之人,其人的责任心与务实精神令自己满意。再说,当斯大林冷静下来后,也觉得自己的决定有些武断了。

然军令已经下达,新枪的量产工作是必须要落实的。

新枪在靶场上的性能是惊艳的,正如乌斯季诺夫强调的那般,能否实现量产还需考虑成本之类的因素。斯大林谨慎的觉得自己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如若那些家伙还是一片异议可怎么办?量产是必须的,毕竟自己一下下了命令。但量产的数量自己并未说明,如此是生产一万支还是十万支,这就是以后会议要研讨的。

对于斯大林来说,十月一日的事情并非特别重要。经历了此事,他的新枪好了很多,精神压力也为之减轻。

斯大林从未跟杨明志说过,自己几个月以来因为顿河伏尔加河地区胶着的战事操碎了心,已经弄得有些精神萎靡。

今日,他整个人精神为之一振,干脆邀请杨明志一起在克里姆林宫共进晚餐。

如此邀请,难道可以拒绝么?

杨明志最终没有再和乌斯季诺夫说上几句话,他仅与格里申科上了车,至于年轻的多布洛夫,则留在靶场,代替自己为执意继续测试的乌斯季诺夫等人讲解。

大家各有各的任务,杨明志以极大的殊荣坐上了斯大林的专车,甚至于之肩并肩的坐着。

如今杨明志已经不那么觉得斯大林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之人。

斯大林是一个人,即便身处高位,他也会因为兴奋顾不得自己的形象。

这不,一路之上斯大林变得有些话痨,枪械实验的事给予其很大的精神刺激,整个人变得非常健谈。

其所提问的无外乎几个关键点,枪械的生产时间与成本。

他尤其问到了一件事“经历了这次莫斯科之行,您回到新西伯利亚后,您下属的工厂也该投入生产。我有意让您的工厂专职生产突击步枪。您告诉我,如果一个工厂全力生产,您一个月能拿出多大的产量。”

该怎么回答呢?

对此杨明志早就有这方面的想法,并希望找个机会亲自和斯大林说说此事。没想到是斯大林率先提出,杨明志赶紧说“一天二百支,这样的产能基本是可以保证的。但是生产的第一个月,工人技术水平相对生疏,或许到了第二个月,每个月的产能就能装备一支步兵师。”

“您确定吗?”

“我非常确定。”

“很好。”斯大林深沉的点点头,“一个月六千支,我明白了。”

至此,斯大林没有再说什么。杨明志倒是希望斯大林再话痨的说些话,不曾想身边的老家伙突然一言不发,这种严肃让人慌张。

当车队进入红场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三点了,期间包括斯大林也是简单的吃点苏联人百吃不厌的面包块,即便那面包有些硬邦邦的。

杨明志最终会在共进晚餐后回到旅馆,在此之前,他在大克里姆林宫的一个房间里休息了一阵子,甚至还洗个了澡。

宫里常驻的专业理发师,更是按照杨明志的要求给他剃了一个干爽的圆寸,还把脸上下巴的所有胡茬剃了个干干净净,甚至还清理了一下鼻毛。

所以,当杨明志按照约定的饭点,再度出现于斯大林私人餐厅时,斯大林觉得年轻的别列科夫更加的神采奕奕。

“呵呵!别列科夫同志,我命人给您理发怎么几乎给您剃光了头发?看来那个谢尔盖不是个优秀的理发师。”

“不!斯大林同志,这是我的要求。”

“真是奇怪,您比我们的儿子还要年轻一点,却不爱惜自己的头发?您还没有到五十岁呢?我现在都看到您的头皮了。您还是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