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秦楼楚馆(2 / 2)

。暗示里面“有娼姬在内,可以就欢,而于酒阁内暗藏卧床也”。

那时候瓢昌是比较没品位的做法,风流子弟一般更愿意追求那些高层次的姬女。宋代高档姬女的居处,“皆堂宇宽静,各有三四厅事,前后多植花卉,或有怪石盆池,左经右史,小室垂帘,茵榻帷幌之类”,布置得很是清雅,吸引了大批京城士子及膏梁子弟经常带着仆人、良马前来拜访,邀请姬女游宴。

有些“五陵年少及豪贵子弟”,在瓦舍勾栏中看到表演的姬女“有妖艳入眼者”,待演出结束后又“访其家而宴集”,给她们做红烧肉,大献殷勤。

在这些追求姬女的风流子弟中,有赴京赶考的士子,有未授官的新进士,有“膏梁子弟”、“五陵年少”,就是没有在职的官员。为什么?因为按照宋朝的立法,官员是不允许召姬买醉的。

宋朝青楼对所有的市民开放,只要您掏得出钱,但官员不可以涉足,官员自己也明白“身为见任,难以至姬馆”,他们若眠花宿柳,一旦被人揭发、弹劾,便可能受刑责或者丢了官职。

宋神宗熙宁年间,两浙路有三个官员,仅仅因为“赴姬乐筵席”,便遭黜责。当时乃王安石当政,王氏不爱女色,却有点贪恋权势,为厉行新法、打击异议,他曾不只一次用“扫黄”的办法来收拾政敌和异己,顺他者昌,逆他者瓢昌。

王安石有个同僚,叫做祖无择,是一位鲠直之士,有点“公知”的臭毛病,口无遮拦,曾得罪过王安石。

宋仁宗朝时,祖无择与王安石同为知制诰,替皇帝起草诏书。依宋制,知制诰草诏是有稿费的,当时叫“润笔”,王安石坚决不收润笔,将钱挂在翰林院的梁上,以示清高;但这笔钱却被祖无择毫不客气地取下来花掉了,“安石闻而恶之”。

a 你现在所看的《我是宋哲宗》 第四十七章 秦楼楚馆只有小半章,要看完整版本请百度搜文学 进去后再搜我是宋哲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