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三章:会试(2 / 4)

正因为尝过生活的艰难,他才对于自己的今日,格外的倍感珍惜,而自己能有今日,一切都是拜师尊所赐。

这既是活命之恩,也是再造之恩,除了父母的养育之恩外,还有什么可以相比呢?

出了学堂,他第一次坐上了四轮马车,平日都在学堂,虽也看报纸,报纸里有关于四轮马车的小广告,邓健……也只是看过而已,现在亲自乘坐,却觉得这里的座椅太软了。

是啊,平日习惯了跪坐,或者坐在硬物上,突然坐着太软的东西,反而有些不适。

众人浩浩荡荡到了贡院,列队入场。

今次的考官还是虞世南。

虞世南乃是天下知名的大学士,又有几次科举的经验,可谓身经百战,经验丰富。

考生们纷纷入席,天下十道的举人,有六百多人,他们个个春风得意,只是当见着学堂的这些举人之后,个个露出了怪异之色。

有人不禁莞尔,他们是久仰二皮沟的大名,只是二皮沟的举人和其他举人不同,他们每日将自己关在学堂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从不和人交涉,虽是不少举人来了长安许多日子,可二皮沟的这些举人,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到。

众人起初对于这些二皮沟的举人,还略有一些好奇,毕竟如雷贯耳,现在看了,便觉得有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随即便收起心神,各自进入了考棚。

邓健依旧还是老样子,他心情很平静,这样的考试,他一生中已经经历过无数次了。

他气定神闲,直到举了牌子,邓健抬头一看考题,面上便轻松起来。

考试对于考生而言,是一种折磨。

可对于考官而言,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就比如虞世南,上一次出了一个怪题,他自己起初还自鸣得意,觉得此题很难,一定能将天下的读书人难倒。

可谁晓得,那二皮沟大学堂简直就是乌泱泱的高中,这令虞世南很是灰心丧气了一阵子,因而这一次,他决定加大难度。

至于今日的考题……竟是‘子见南子’。

此题一出,考棚里顿时听到许多人倒吸凉气的细碎声音。

显然……举人们被这题给难倒了。

这题比上次的题更缺德啊。

上次还只是挖个坑而已,而这题,不但坑都给你挖好了,连埋你的土都预备好了。

子见南子,其实出自于《论语·雍也》中一段话的开头。

表面上是四个字,实际上……却暗藏了一桩千古疑案。

这事是这样的,当时孔子周游列国期间来到卫国。卫国实际的掌权者是卫灵公的夫人南子。南子妖媚,名声不好,不过她仰慕孔子的能力和品德,知道孔子来了便很恭敬地请孔子去与她会见。于是就有了“子见南子”这一段。

而子见南子这一段,最令人疑心的,乃是孔子的反应,即子见南子,子路不说(悅)。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这句话的通常理解是,孔子去见了南子之后,他的弟子子路很不高兴,认为这南子乃是浪荡的女子,孔子不应该和她来往。

可是孔子的回答却很奇怪,而是极力否认自己和南子有什么亲密的举动,而且还赌咒发誓说如果我做了啥,上天都要厌恶我。

说穿了,这几乎是论语之中,带着几分暧昧的故事,显然是和孔子这至圣先师的形象是不相符合的。

因而儒家弟子,极少提起这一桩公案,你都是人家的弟子了,你提这个事,莫非是要来砸场子的吗?

毕竟一个男子和一个浪荡的女子私下相见,男子见完之后,还赌咒发誓自己啥都没干,这实在引人遐想。

可虞世南特意出此题……坑就坑在这里。

这等揭人伤疤的典故,你拿来出题,还要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