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1 / 3)

农门有娇女 西河西 3364 字 2020-10-03

上元节的那场乱子很快就消弭了,只偶尔有人会唏嘘一两句,但是在朝堂之上,小小的风窝终于掀起了海面的动荡。

京畿守卫司和巡城司都被言官大肆弹劾,最后还牵扯到近来频频立功的太孙,一时之间整个朝堂的氛围都是紧绷的。

这件事以两司统领被罚俸而结束,与此同时在朝堂上,为了报两司的统领,太孙和太子之间隐隐的争斗也显露出来。

好些传统文官都对陈绰表示了不满,皇上也有些头疼了,他是觉得儿子还没当上皇帝就开始过分地独宠一个女人,不合适再当皇帝,现在他才是太子,就把那女人家里的两个亲兄弟和几个堂兄弟都安排到重要位置上,以后陈家的江山,还不都要被一个小小吴家把持了?

只是他有意扶持太孙直接即位,却完全没想到,他自己的儿子会和孙子斗起法来。

以前,太子的地位没人能够威胁,他也从未表现出对皇位的执着,现在却这样算计自己的儿子,让皇帝觉得太子更加陌生了。

在他看来,皇位既代表权力也代表麻烦,既然儿子那么喜爱一个侧妃,连琼林宴都能因为从侧妃病重而不去,那他让他当个太上皇,一直跟侧妃在一起不是挺好的吗?

皇帝心里,皇位能给他带来的玩乐便利是最重要的,他都给儿子安排好了,儿子还不愿意,还要跟孙子争,这就让他很不喜欢了。

于是这天大朝之后,皇帝让人请了太子过来,好好敲打了一通。

但是很快皇帝就发现事情有些不简单,太子走了没多久,就开始有官员过来进言,说太孙今天在朝堂之上跟太子相争,是不孝的证明,也是以后朝堂乱象的象征。

皇帝越听越不对劲儿,就问道“爱卿这意思是要朕废太孙?”

官员连忙跪地,垂着头不再说话。

等着官员退下去后,再有人求见,皇帝一律不见,快到中午的时候,命人召太孙进宫。

“这是不是我不管事儿,那些官都听你爹的了?”陈绰一进来,就听到这么句话,见过礼抬头一瞧,才发现皇祖父脸上带着几分怒意。

陈绰笑道“父王为大夏操心办事,官员们眼里都看得见。”

不用问,他就知道皇祖父为什么这么说,定然是早早站到父王身边那些人担心以后的事情有变,此次父王被皇祖父训斥,他们就过来给自己上眼药。

而这些能在现在过来上眼药的,只怕想的都是未来他这个“先帝”定下来的下下一位继承人不一定能承继大统罢了。

毕竟父王才三十五六岁,就算四十岁即位,最少也能当十几年的皇帝,到时,父王最宠爱的三弟正当年,自己却要年过而立了。

所以到时候鹿死谁手,真不确定。

陈绰笑了笑,一些外人都能想明白的事情,他为什么在之前都没想过?还有母妃,千挑万选给他找妃子,怎么就定了个跟玉侧妃早年是闺中密友之人的女儿?

陈绰只是笑自己明白得晚,在皇帝眼中,却是孙子笑得十分苦涩,他虽不常管事,却不是不明白事,今天那几个官员过来进言,少不了太子在背后的示意。

当爹的跟儿子有什么好争的,反正这些东西以后都是要留给儿子的。

不对,自己那个儿子现在有个更宠的儿子了,不会是想着把皇位留给那个侧妃生的庶子吧。

皇帝越想越怒,趁他现在还能做主,必须得把什么都给大孙子安排好,一番脑补后,皇帝对陈绰道“今天过来的那几个官员,你查查他们,但凡有不轨的,都给我换了。”

大夏发展至今,最不缺的就是可用之人,朝廷上的确是有了太子的一波拥趸,但那些还不都是各个位置上的重要官员,而这些人,正是皇帝很容易换掉的。

如果底下的小吏也都一心拥护太子,那可能还不是他换几个官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