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忠武军分裂(一)(2 / 3)

器,那就是投石机。不过现在却不是投放巨石,而是装满火药的铁球或者陶罐。

投石机是短期内比较符合李晔把火药用于实战的载具,其优点和缺点都很明显。优点就是抛出的炸药重量大,威力也大,一次可以抛出数十、上百斤的火药,威力不是火箭可以比的。

当然缺点就是射程问题,目前的投石机普遍射程不远,也就1oo到15o步的样子,远没有伏远弩等弓弩的射程远。不过投石机和弓弩的结合,倒是可以让火药在战争中大放光彩,短期内也可以替代火炮,若是火炮研制出来,李晔肯定倾向于用火炮。

李晔在庄园仔细地巡视了一番,包括亲自操作了火箭的射,总得来说效果还算是差强人意。但随着火药的战争化,让李晔平定这乱世的希望更大了。没有点黑科技,李晔拿什么去对付这些割据一方的藩镇,先不说李克用、朱温这样的大ss,那些普通藩镇军队多的都能把李晔吓死。

要知道这个时候的藩镇,少则几千,多则数万,而此时的藩镇,起码也有好几十个,总兵力比盛唐时期的兵力还多,李晔现在就不到一万天策军,拿什么去对付这些人。

“殿下,这火药需不需要大规模生产?”看李晔兴致勃勃,一旁的张承业连忙问道。

虽然李晔对于这火药很看重,只不过整天面对庄园的琐事,难免有些枯燥,这哪像他以前做的事。只不过其养父张泰去世后,他和张威这些养子要么死的死,落魄的落魄,他也被打到一个闲散之地。之前本来可以在张威的帮助借寿王来谋得一个好的展,谁想到过来却是做这么枯燥的事情,整天就看着这些道士和工匠。

“可以适当生产一些以作备用,不需要大规模生产。”李晔摇了摇头,这个时候大量生产火药没有必要,运输也麻烦,而且也很容易暴露。

硝石、木炭、硫磺这些又不是什么稀缺之物,所以李晔也不担心没有原料。

张承业有些失望,而对于他的失望,李晔却是看在眼里,不过也没多说什么。

河中府,随着杨复光的病逝,整个河中府呈现出一片白色的海洋,到处都是披麻戴孝,特别是忠武八都,整个河中府的军队陷入沉重地悲痛之中。

杨复光在军中多年,这些年也提拔了不少各级将领,在这些将领眼中,杨复光就是伯乐,所以当其病逝的消息传来,一片哑然。由于杨复光是突然病逝,不少人甚至还认为是有人陷害杨复光,好在知道真实原因的将领镇住了场面,不然可能还会引兵变。

而在城里的一处宅子中的大厅里,十几名将领云集于此,除了忠武军节度使周岌、忠武八都的都头,还有杨守亮、杨守信、杨守宗等人。虽然忠武军节度使是周岌,但是周岌并没有掌控全部忠武军,例如忠武八都就不是周岌可以号令的,还有作为杨复光养子的杨守亮、杨守宗等人,这些人指挥的军队都是直接听命于杨复光。

不过随着杨复光去世,由他掌控的忠武军也陷入了比较麻烦的境地。忠武军的驻地在陈州、许州、蔡州(今河南许昌、周口、驻马店等地区),之前是因为杨复光的命令,所以才开赴关中跟黄巢大军作战,现在辗转到河中,远离驻地,现在杨复光去世,有人就嚷着回到驻地。

这个时候的藩镇兵就这样,任凭其他地方打的热火朝天,只要不打到自己的地盘,都不会去管。

“今天把大家叫来,主要是问问今后我们忠武军何去何从,是回驻地,还是追击黄巢叛军,抑或其他?”周岌看着眼前这心思各异的一众人等,喝了口茶,淡淡地说道。

若是李晔在此,定能看出周岌喝的茶正是他明出的炒茶,至于是什么茶叶,那就得经过品尝才知道了。此时长安收复,蜀地的茶叶抵达河中并不是不可能,也正是因为长安的收复,打通了通往北方的商路,从成都运出的新式茶叶才能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