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惊动各方(3 / 3)

并且,石墨烯材料就像原油一般,虽然他是量产和标准的制定者,被称为石墨烯之父也不为过,但是在国内,这本就应当是国有的。

所以,让出部分分红权,是最好的选择

这一世,他不会犯这个错误。

并且,他觉得既然拥有了这个见证者系统,就应当多付出一些。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未完待续

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两位科学家安德烈·盖姆(andrenei)和康斯坦丁·诺沃消洛夫(konstantnv)发现他们能用一种非常简单的方法得到越来越薄的石墨薄片。他们从高定向热解石墨中剥离出石墨片,然后将薄片的两面粘在一种特殊的胶带上,撕开胶带,就能把石墨片一分为二。不断地这样操作,于是薄片越来越薄,最后,他们得到了仅由一层碳原子构成的薄片,这就是石墨烯。他们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烯常见的粉体生产的方法为机械剥离法、氧化还原法、sic外延生长法,薄膜生产方法为化学气相沉积法(cvd)。[3]

这以后,制备石墨烯的新方法层出不穷。2009年,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在单层和双层石墨烯体系中分别发现了整数量子霍尔效应及常温条件下的量子霍尔效应,他们也因此获得2010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在发现石墨烯以前,大多数物理学家认为,热力学涨落不允许任何二维晶体在有限温度下存在。所以,它的发现立即震撼了凝聚体物理学学术界。虽然理论和实验界都认为完美的二维结构无法在非绝对零度稳定存在,但是单层石墨烯能够在实验中被制备出来。[5]

2018年3月31日,中国首条全自动量产石墨烯有机太阳能光电子器件生产线在山东菏泽启动,该项目主要生产可在弱光下发电的石墨烯有机太阳能电池(下称石墨烯ov),破解了应用局限、对角度敏感、不易造型这三大太阳能发电难题。[4]

2018年6月27日,中国石墨烯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布新制订的团体标准《含有石墨烯材料的产品命名指南》。这项标准规定了石墨烯材料相关新产品的命名方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