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 英国商人(1 / 3)

汉元1836 舟至九天 368 字 2020-03-16

这些道理他早就在村中授课的时候讲过,因此此时便不再对沈怀等人多说,他反而板起手指算起账来。

“咱们家去年产布3000万匹,今年陕西棉花丰收,亩产达到四石,又产布6000万匹。”

“除去内陆贸易2000万匹和自家所需400万匹,还剩下3600万匹可供出口,这出货价每多上一分,便能多出36万两银子,银价咱们毫厘必争。”

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刘家明年的产量竟然是松江一个府的产量3倍。

据说松江有织女数万人,纺纱工人十余万人,而刘家呢,全部投入生产的女工不过6万多人,效率是江南的四、五倍。

这就是科技的魅力。

刘锡命算完帐一阵肉疼,终于一拍桌子道:

“就这么定了,咱们直接和各家商号交易,不能从十三行里过手,而且最好能把郑家的银子也免了。”

沈怀有些犹豫道:“这,伯爷,不是属下泼冷水,这些日子据属下打听,福建郑家据说有船只3000余艘,手下海贼二十万余人,恐怕还是得谨慎为好。”

游德高噌地一下子站起来,“沈协理不要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伏波师一万虎贲,做的便是啃硬骨头的活计,为保咱们家商路,就是和他家做上一场又如何?”

经历了叶兰间谍案后,为了帮助他走出阴影,刘锡命专门又给他安排了一门婚事,眼下游德高身上不止有作为伏波师主官的魄力,更有作为有家室男子的成熟,看得刘锡命微笑不止。

“哈哈哈,德高初生牛犊不怕虎,这是好事,但是还是咱们上课时说过的,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咱们必须要承认,眼下郑家就是东南海上的霸主,由不得咱们不慎重。当然了,他的实力也并非牢不可破。”

“三千艘船里面,能用于作战的大型战舰能有多少?小型战舰又有多少?商船又有多少?这些沈协理可曾打听到?”

沈怀苦笑一下道:“伯爷,这具体的数据属下探听不到,恐怕只能找广东水师的人问问才知道。”

刘锡命砸吧了两下嘴,“算了,先不说郑家的事情,咱们还是先看看能不能找着直接贸易的商人吧。”

威廉·肯特是一名英国商人,从1626年离开家乡肯特郡前往传说中的远东算起,他已经外出经商足足有十年的时间了。

这十年里,他回过欧洲四次,主要是为了销售从远东那个神秘国度转运过来的丝绸、茶叶等宝贵货物,以及在印度本地采购的宝石、象牙等奢侈品。

每一次返回欧洲都能够让他大赚一笔,十年时间里,他已经从当初只有一条小卡拉克帆船的小船主发展到了现在拥有三条盖伦商船和两条武装卡拉克商船。

不过随着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成立,前往印度淘金的英国商人顿时多了起来。

加上还要和葡萄牙人、荷兰人和西班牙人竞争,威廉在印度的生意渐渐有下降的趋势。

不甘于就此沉寂下去的威廉再次发挥骨子里的冒险精神,趁着天黑时偷偷绕过了荷兰人在马六甲的堵截,顺利来到了大明。

初到大明时,威廉便被这片繁华的土地惊呆了。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过度啊,城市整洁干净,贵族们生活奢侈优雅,就连城市里的平民也能体面的生活,更不用提市面上那些堆积如山的珍贵丝绸、闪亮发光的瓷器等等。

这一切都让威廉如此迷醉,眼睛里更是如同看到了闪着金光的英镑一般。

只可惜在市面上走了一圈下来他才发现,市面上的交易全部被一个叫什么十三行的牙行组织把持着,如果不从他们那里经手交易,马上就会有人来找你麻烦。

但是如果从他们那里经手,这中间的手续费又足以让人肉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