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二章 赈济京城(四)(1 / 3)

汉元1836 舟至九天 229 字 2020-04-10

御座之上,崇祯也是眉头大皱,蔡国用这话说的不无道理。

现在百姓还能买到高价米,要是真的因为限价导致米铺不卖米了,那时才真是大事呢。

刘锡命此时却立马抓住蔡国用话里的把柄大肆攻击道:

“大司徒此言差矣,国朝以仁义道德教化天下三百年,下官坚信,京城商贾之中必有心向国家之人,朝廷一方面示之以威,一方面以德行感化之,怎么会有顽固不化之徒不知体会圣恩一意孤行呢。”

‘“况且”,刘锡命笑着画龙点睛道:“此令一出,京城百姓便知道朝廷也是想着他们的,若真是出了事,那也是那些囤积居奇的商人之罪,与朝廷何干。”

蔡国用一听这话顿时闭口不言,本以为这新安伯多有战功是个任事之人,哪晓得也是个书呆子而已。

朝臣之中,工部侍郎刘宗周,也就是黄宗羲等人的老师大笑着站了出来。

“陛下,臣以为少詹事说的有道理,我大明纯任德教,百姓皆是可教化之人,少詹事以德感化之说颇和此理。”

刘宗周开了口,朝堂里东林的这帮“君子”便马上跟风站了出来。

“臣等以为有理”

反正东林的这些人根基都在东南,京城之中又没有他们的利益,自然乐得说一说仁义道德。

勋戚之中,定国公徐祯轻轻捅了捅成国公朱纯臣的手臂,却见他微睁双眼摇了摇头。

见这几个国公不说话,在队列里急的抓耳挠腮的武定侯徐锡登、阳武侯薛濂等人也只能干瞪眼地看住。

崇祯一见朝堂之上这么人附和,顿时笑道:“好,既然新安伯信心十足,那此事便由你来办,一定要尽快回复京中平静。”

刘锡命心中叹了口,谁出主意谁来干,这可是管理上的大忌。

不过这事本就颇和他意,当下他一脸肃穆地躬而拜,“陛下有令,臣自当奉命。”

户部以下大小官员全都幸灾乐祸地看着刘锡命的背影,叫你小子出风头,我看这事怎么办。

“不过正如臣所说,臣请陛下准臣便宜行事。”

“朕准了”,崇祯大手一挥,眼下京营都在内监掌握之中,他也不怕有人作乱。

才下朝走出皇极,定国公徐祯一把拉住成国公朱纯臣低声急道:“方才你如何不发声阻止,咱们这钱还想赚不想赚了?”

后徐锡登、薛濂一脸焦急。

朱纯臣一声冷笑,“急什么,这事是他一个小小的新安伯说了算的吗,咱们不开口,就等着看他被陛下治罪吧。”

“你忘了,他家可是也有不少米店的”,徐祯有些急道。

朱纯臣如同看傻子一般看向徐祯,“是咱们的米多还是他家的米多,京城百万多人,一个月就要二三十万石,除了咱们,谁能供的过来。”

这时刘锡命也从人群之后走了出来,朱纯臣左手一伸拦住了他。

“新安伯一心任事,难得难得。”

面对朱纯臣一脸虚伪的笑容,刘锡命一副傻呵呵的模样跟着拱手笑道:“哪里哪里,陛下既然信任下官,下官也只能肝脑涂地了。”

“呵呵,那便祝少詹事办差顺利了。”

徐祯跟着冷笑说了一句,拉上朱纯臣等人便走。

刘锡命嘴角含笑地看着这一帮子勋贵结伴而去,直到看不到背影了才转去找王承恩。

京营调兵的事还需要他这个提督京营戎政点头才行。

刘锡命要调的自然就是周遇吉、江德参等人,上次大战建虏,京营这几千人马算是成功被他聚了起来。

若是要让这些人如同龙骧师一般效忠于他自然不可能,但若只是调派用一用的话却是非常顺手。

军营之中,在司礼监太监李国辅的见证下,五军营总兵官周遇吉抱拳听令,“请伯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