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八章 争夺海权(十)(1 / 3)

汉元1836 舟至九天 277 字 2020-04-18

游德高对于茅元仪的话也不甚在意,他再次示意茅元仪请坐,一边慢条斯理准备茶叶和器具。

“总兵忠义,我等敬佩不已。但是正如我家主公所说,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也。如今朱明失德,以至天下民不聊生,烽烟四起。”

“现在中原流贼肆虐,东北有建虏寇关,大明的江山已然摇摇欲坠,若是我家主公不出手,这天下早晚也要落到别家手里。”

“天下自有正朔,若是人人皆聚兵割据,那朝廷如何自处?你等此举就是叛逆!”,茅元仪大声反驳。

游德高指了指包括自己在内的屋内众人,“总兵可知道我等的出身?”

茅元仪喘着粗气一脸涨红地坐在一边不说话。

游德高继续笑着解释:“这里众人几乎都是流民出身,若是没有我家主公,我等早就不知道死了多少年了。如我们这样的人,我家主公早已经救下数百万。”

“总兵说说,我等需要这朝廷救命之时,为何不见他来相救?这天下如今有数千万生民流离失所、食不果腹,这朝廷如何不救?”

游德高可是做过思政官的人,对于刘家的理念和话术体系自然是十分清楚,说着说着他便开始引用起了刘锡命的大同论。

……

“正如我家二哥所说,天下之所以纷乱,在于阶级压迫过重,官绅阶级占据了大部分生产资料,如果不能改变这种局面,就算是继续让朱明当政,这天下早晚还是要乱。”

“我家二哥常说,观总兵大作,便知你是心系天下之人,正所谓以武止戈,我等兴兵不为私利,而是为了天下之大利,还请总兵体谅。”

茅元仪被游德高一番大同论说的哑口无言,一边闭目深思,一边却又觉得这话有些道理。

只是多年的忠君思想让他的脑袋多少有些转不过弯来,想到游德高那些无从辩驳的话,这会儿有些闷闷地叹了口气。

“哎,游都督口才过人,茅某无言以对,只是这些话你们对我说了也没用,还望你等好自为之,真的能依言而行。”

游德高和屋里的一众军官笑着对视一圈,末了他起身朝茅元仪躬身下拜。

“难得遇到总兵,此乃天意,如今我家主公不在,游某便替我家主公恳请总兵出山,相助我等。”

“恳请总兵出山,相助我等!”

舰长室里,一众军官齐声高呼,响起了一阵阵回音。

茅元仪一脸犹疑地站起身来,“茅某流放之人,如何当得起诸位厚爱,你们还是另找他人吧。”

“正是因为总兵被流放,你便更应该相助我军,如总兵这般大才都只能在此孤独自守,这大明朝廷还有何值得效忠的。”

眼见茅元仪已经开始游移不定,游德高继续加了一把火道:“难道总兵就愿意在此地孤独终老,了此残生了吗?”

“孔子有云,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焉,总兵既有匡扶天下之志,为何要拘泥于小节?良禽择木而栖,古之正理也,还请总兵三思。”

游德高最后一句话让茅元仪有些动容。

实际上,眼下正是茅元仪情绪处于最低谷的时候,如果没有游德高在的话,几个月后,他便会因为悲忿纵酒而亡。

想一想这么多年来所受的苦难,再想想自己胸中所学,茅元仪脑中一片天人交战。

“好,我答应了”,良久之后,茅元仪终于定下心来。

他转身看向游德高,脸上泛起一丝坚定之色,“但是茅某有言在先,若是吕宋将军府不能如都督所言,行大同之道,则茅某随时要走。”

“哈哈哈,这理论便是我家主公所倡,如何不会实行,总兵请放心。”

游德高大笑着看向舱内军官,“诸君,向全舰通报消息,茅总兵加入我军,暂时作为我海军都督同知履行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