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章 官制革新(2 / 2)

宣德大帝 半老夫子 206 字 2021-09-22

就能耕田。

重新上岗必须经过考核,没有通过考核之人一律淘汰,这样的考核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够把通过之人与未通过之人区别开来。

这就与两个读书的同窗一般,一个次次科举连捷,一个次次名落孙山,身份的鸿沟就会让两个人逐渐疏远。”

身份标记确实能够让不同身份之人产生距离感,可是如此大的吃皇粮队伍,朝廷的赋税能够承担的起吗?

杨士奇问出了最关键的问题:“陛下,编制这么多的吃朝廷饭之人,一个县的赋税能不能够给这些人发俸禄呢?”

朱瞻基冷笑一声道:“一个县的赋税养不活一个县吃皇粮的人,那是县官的无能,这就要说一下地方官的职责,一个县的县令若是不能让地方百姓安居乐业,不能使赋税连年增长,要这个县令有什么用!”

杨士奇大吃一惊,在他看来一个县的土地是固定的,当然赋税也是固定的,若想增加赋税唯一的办法就是加税,那不就是给百姓增加了负担吗?

“一个县的土地是固定的,就算是能开垦一点儿荒地,那也是九牛一毛根本不值一提。逼迫地方官连年增加赋税,岂不是在让官员想尽办法盘剥百姓吗?此举是取祸之道啊!”

“这就是杨爱卿的思维误区,农业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石,农业税收不但不能增加,随着国家税收增加之后,还要适当的给农业减税,甚至发展到朕心目中理想的程度,农业都不应该收税。”

“农无税?这怎么可能?不收农业税,那要收什么税?”

“工业税、商业税、矿税、关卡税、海关税等,当然还有传统的盐铁之税,可以征收的赋税多的是,就看朝廷征收赋税的制度建设的怎么样,若是贪腐横行,私相授受,什么样的赋税都收不上来。

你知道朕的海关税收去年一年是多少吗?”

杨士奇摇摇头道:“臣不知!有多少?”

“将近五百万两白银!”

“这么多?”

“多吗?朕觉得太少了,因为为了保证海关关税征收,海军与海关缉私队每年的巡逻成本高达四百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