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弋谦上任(2 / 4)

宣德大帝 半老夫子 4041 字 2021-10-30

经停下来,移民们正在全力的投入到农业生产中。

总体来说南平州的气候还是比较干旱,跟移民的老家山西的气候差不多,移民对于这里的环境适应的很快。

弋谦到来的时候,移民们正在各自长官的带领下进行新开垦土地上做着除草的工作,新到来的移民也已经安排到了附近河流两旁未开垦的荒原上进行垦荒。

这一片区域已经聚集了七八万人,中心地带还未建成的南平州城已经形成了一个固的集市。在这里负责军屯的南平州都指挥使向大兴将侯显与弋谦迎进都指挥使司的临时驻地,对弋谦歉意的说道:“弋大人见谅,南平州初创条件艰苦,没有什么好东西招待您的!

好在这两年通过与土人交易,我们的牛羊渐渐的多了起来,肉食已经不缺了!”

弋谦哈哈大笑道:“有肉吃日子那是大明百姓想都不敢想的日子,你们卫迁徙到南平州也算是享福了!”

向大兴竟然对弋谦的话深表赞同,点点头道:“大人说的不错,刚开始听说是把我等调往海外驻守屯垦,某家第一反应就是我等会被派到一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喝风吃沙子。

可是到了地头才发现南平州的气候与老家山西差不多,不过与山西开发了几千年,土地早已贫瘠不堪不同。

南平州这里的土地是从来没有开发过的原始土地,土地非常肥沃,在掌握了这里的气候农时以后,我们粮食获得了大丰收,普通军户家里哪一家没有个几千斤的余粮,那都不敢出去见人,害怕别人笑话他懒惰。

我们把土地中间的这条河流命名为新汾河,两岸的土地依靠新汾河的灌溉产量颇丰,朝廷给移民过来的军户政策是每亩十税一,没有其他任何的杂税和徭役。

就是南平州城的修筑也是采取雇佣的方式,如此低廉的赋税有一个条件就是每家必须要有一个青壮参加卫所军的训练。

卫所军没有军饷,只有战时补贴,这是每一个移民家庭的义务。百姓对此并无异议,他们本来就是军户,在南平州当军户可比在山西当军户的条件好多了。”

“征收一成的赋税能够维持运转吗?”弋谦问出了最核心的问题。

“若是只依靠田税只能维持各部官军军官的俸禄,以及训练消耗,如今的南平州主要收入是依靠中转贸易。

我们从海军手里拿到货物,在转手卖给不远处的部落,从他们的手里换取牛羊、黄金等财物。

这样的中转贸易是由都指挥使司与海军共同主持,获得的利润也与海军进行分成!”

弋谦敏锐的认识到这样的经济结构是不健康的,官府主导贸易不是不可以,不过却不能以贸易盈余做财政收入。

政府的财政收入必须要通过赋税来完成,赋税的合理征收是考验一个政府是否合格的基石。

若是一直依赖贸易盈余为财政收入,时间一长必然会滋生贪腐,官商勾结之下,利用特权牟利便成了习以为常之事。

大明士绅士绅优待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本来指望士绅稳定乡间,保证朝廷税收能够完成,可是士绅却利用特权公然挖朝廷的墙角,把本该属于朝廷的赋税占为己有。

弋谦已经想好,他上任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商税厘清,官营经济没有问题,不过商业就是商业,税赋就是税赋,两者必须分开!

“向将军,现在南平州的主要种植什么庄稼?”

“这里气候与山西老家差不多,经过种植试验,发现南平州适合小麦与高粱生长。老百姓会在田间地头,自家的院子里种些杂粮。不过这些杂粮不过是一些点缀,主要还是小麦与高粱做为主要种植作物。”

“高粱与粟(小米)耐旱,不过产量并不高,不然也不会渐渐被小麦与水稻取代!而且高粱的口感并不是很好,不知百姓种植高粱是用来食用还是用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