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七章 第二次羊毛战争(二)(2 / 3)

宣德大帝 半老夫子 251 字 2021-12-18

只能算是能够入选海军,可是上了船之后,真正要学的东西才刚刚开始。从升帆降帆到调整风帆的角度,都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学会的。

更何况还要学会看洋流、风向、水文、海图,更要懂得海上定位,遇到风浪如何操控船只才能不被风浪掀翻。

这些要学的东西这么多,我们以后不能再凭借经验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进行人才培养,而是需要将这些经验、学问都总结出来,形成文字,让后来者只要通过文字便能很快学会这些知识。

这就是朕希望你们这些高级将领都能著书立说的原因,你们知不知道你们最宝贵的不是打了多少次胜仗,而是在海军这么多年所总结出的经验和技术。”

这下王景弘彻底明白了皇帝的用意,皇帝这哪是不信任他呀,分明是对他期望太高,因为在皇帝陛下的心里,传承要比战场上的得失更加重要。

王景弘郑重的向皇帝深施一礼道:“陛下!敢问这学堂要建在哪里,海军学堂不同于陆军,需要建在有海有港的地方。”

“地方朕已经为你们选好,就在胶州,原有的灵山卫已经迁往南洋,朕将空出来的土地全部划归海军,整个胶州海湾都将是海军军官学堂的附属地。”

胶州湾这个地方王景弘是去过的,那里确实是一个天然的良港,皇帝的眼光还真是够准的,不知道的还以为皇帝亲自去考察过这地方。

领受了命令之后,王景弘便在启程前往定海,同行的还有病已经好了一些的郑和,郑和将坐镇定海掌控整个本土舰队。掌管北至黄河入海口,南至广州的海岸安全,同时还要负责与旧港以东的各个藩属国之间的贸易。

王景弘则要在定海等待洪保从南洋回来,海军四巨头将要在定海进行权力交接。与此同时王景弘还要在整个海军中抽调最优秀的海军将领组建海军军官学堂,这些军官将是军官学堂的第一批老师。

他们虽然文化基础并不扎实,但是实战经验丰富,对于王景弘的教材编纂能够丰富的经典战例。谷

等到洪保从南洋回到定海之后,海军四巨头难得的聚齐了。几人都是内宦,说话也没有什么隔阂,多年的海军袍泽之情让几人格外亲近。

郑和虽然已经大好,但是依然还是不能站起来,只能借助轮椅活动。本来朱瞻基是不打算再让他操劳,让他在家安心的撰写航海书籍,可是郑和太喜欢大海了,听不到海浪的声音心里总会有失落。

四人团团坐下一张方桌上,正好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一面一人。桌子上得饭菜是定海特色的鱼虾,很丰盛的一桌菜,在这个海边的港口基本上都不用花钱,都是海军食堂的官兵自己下海打捞上来的。

酒是从南平州带回来的‘南平汾酒’,郑和有病在身不敢饮酒,只是以茶代酒。几人推杯换盏喝了几轮之后,三人解释有些酒意。

“洪保老弟,你这次到南京面见皇帝之后,一定要跟皇帝陛下说,这西夷的驻军规模一定要扩大,现在的千人规模根本不够用。

咱家在临走之前嘱咐乔开春,事不可为就将基地焚毁登船离开,暂时推到大河河口。哪里虽然条件不好,但是受到的威胁也会很小。

咱家是不能亲自带兵将那卡国教训一顿了,不过你洪保老弟代咱家去也是一样的,记住了,一定要将那卡国打疼了,还不能削弱的太狠。”王景弘嘱咐道。

洪保一上岸就收到了皇帝的圣旨,调任他为西洋舰队的提督。这西洋舰队可是大明最精锐的海军,可以说大半的海军精锐都集中在西洋舰队。

“咱家去了西洋舰队,那陛下将王兄安置到哪里了?”

“咱家准备去教书了,以后你们几人的军队里缺军官了,就得来求咱家了。”

“王兄!你要去教书?就在定海的海军学堂吗?”

王景弘摇摇头道:“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