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老堂船(2 / 4)

着,否则陈银儿的那变得通红的小脸一定会被人注意的。

沈敬丹这次为她赎身,一共花了两千两银子。这样的高价在小秦淮一带引起了轰动。不过沈敬丹在办完赎身手续之后,马上就把陈银儿送到了上海县的宅子。等到他和老黄临出发前,才和陈银儿交了底。

陈银儿一听花钱给自己赎身的,居然是前些日子画舫里所遇一行人中紧盯着自己的那位老爷。而且人家是要娶自己当正妻的,这让她又惊又喜。

不过,当沈敬丹告诉他那位吴老爷所居之地,乃是北方的一处海港,需要乘船前往时,心中又犹豫半天。

自己是贱户啊!如何能做的正妻?那位吴老爷莫不是拿自己寻开心?迎来送往的日子过久了,“人离乡贱,物离乡贵”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沈敬丹何许人也,他一眼就看出了陈银儿的忧虑。于是拍着胸脯对她保证道“吴老爷所在的镇子上,来自江南的女子也是有几十人的,你去了必定不会寂寞。

而且吴老爷对你银儿姑娘痴心一片,人家根本不在乎什么贱户的出身。不过看银儿姑娘你这么担心,那我做个见证人,你就认黄老板做个义兄吧。有了这层关系,想比那吴老爷不会看轻于你。”

老黄则笑呵呵的表示同意。能跟北海镇的头领攀上亲戚关系,他自然是千肯万肯。

于是当老黄带着陈银儿见到吴思宇时,表示我可把自己的妹妹交给你了。你要是对她不好,那我可要找你算账。

吴思宇一脸兴奋的看着意中人,压根儿没注意听老黄的话。陈银儿被吴思宇看的手足无措,连话都不知从何说起。不过对方接下来的动作,让陈银儿颇为意外,感激的泪水瞬间就流了下来。

当沈敬丹把那份赎身契交给吴思宇的时候,吴思宇打开看了一眼,随即就撕的粉碎;手一扬,那纸屑立时就随风飘远。

“我们那里,没有奴婢。”吴思宇笑着说道。

陈银儿哭了,她噗通就跪倒在吴思宇的面前,顿时把对方吓了一跳,连忙伸手将她搀了起来。

“君为女萝草,妾作冤丝花。从此天涯海角,只要老爷愿意,妾身永不相离。”

愿意!当然愿意。此时的吴思宇一百个愿意,他感激的冲沈黄两人拱手致谢。

老黄笑着冲着吴思宇和陈银儿拱手道“愿二位百年好合,早生贵子!”

雷神号这次运来的货物,足足往沙船上搬了两天。除了北海镇自产的卷烟,还有赵新从另一时空暂时采购的数千盒火柴、大块平板玻璃、以及最重要的三吨食盐。

沈、黄两人虽然在北海镇呆了段时间,但还从来没有见过北海镇用的盐。不过等他们拿到一小包样品并且品尝过后,都是极为惊讶。没想到北海镇的盐品质如此之高,简直可以称为极品精盐了!

清代的食盐什么样?

以两淮盐场为例,盐粒的轻重、大小以及坚硬度,各分场产出都是不同的。以同一盐场同一盐滩出产的盐来说,可分为上、中、下三等。三等之间的区别就是越好的盐颗粒越大,重量越轻,而且颗粒更坚硬。

至于现代人日常食用的精盐,在清代即便是普通官绅之家也用不起,只有豪奢人群才会购买。这是因为粗盐的提纯需要用到大量的柴火和铁锅,这都是普通人家承担不起的。

而清代普通百姓日常所用的食盐,一般都是中、下等。到了门市渠道时,层层加价的食盐价格更加不便宜;黑心的商人们往往会往里面掺杂泥沙和石膏。可即便如此,很多农民也往往吃不起。

老黄向鲁寿山问道“这盐你们打算怎么卖?”

“每引十两。”这个价格是王长生提议的。目前两淮盐区每引盐的市场零售价格大约是十二两。

清代一引盐是二百斤,每斤合后世的600克左右,三吨食盐意味着五千两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