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啊军舰太特么贵了(2 / 4)

惊之下告诉沈冀川,图纸是真的。沈冀川这才放下心来。

之后东印度公司“驻广州办”经过一番旁敲侧击,才明白是清廷想造军舰。于是极为热心的按照图纸帮着做了两份军舰造价清单。沈冀川拿到之后一看,上面的造价数字全是英镑,他又让手下人将上面的英镑金额转换成了白银单位。

十八世纪末的英镑和白银比价需要通过黄金来换算。从1774年开始,英国就实行了金本位制,一英磅的含金量是667克黄金,差不多是0178两;按照乾隆时期一两黄金换十两银的官价,一两是375克的标准,那么一英磅就是178两白银。)

就这样,福康安的两个家奴带着两套图纸和造价清单回到了北京城。

到了去年十一月,当颙琰、和珅以及庆桂等人看到那两张英舰的造价单时,全都倒抽一口冷气!颙琰当时眼前就是一黑,一口气没上来差点背过去。

“这他妈也太贵了吧!”即便是和珅也不禁当场愕然。

一艘六百吨的五级战列舰的总体造价是两万三千两白银。而一艘一千吨的三级战列舰,光是船体就要一万两千两白银,如果再加上帆装索具、备用品以及随船舰炮,总体造价将超过四万两!

话说十七世纪末,英国皇家造船厂建造一艘2级战船和3级战船要分别花费9176英镑和6844英镑,这些费用甚至还不包括帆装索具、备用品和枪炮等。建造一艘600吨的战船要花费4800英镑,但是如果在真正下水时,包括船上的其它各项花费大概一共需要英镑。

颙琰马上就叫来工部侍郎,询问当前水师舰船造价几何。

工部侍郎汇报说,以我朝水师当前载重最大的广东“米艇”为例(这种船在福建称为“同安梭船”),新船造价是白银4378两;中米艇造价是3620两。至于福康安之前用的那种大赶缯船,造价1115两。

颙琰当时就把英吉利炮船的造价清单交给工部进行核算,一帮官员忙活了四、五天,这才汇报说,考虑到木料需要海外采购,以及火炮的数量,报价单上的总造价还算少了。

颙琰、和珅二人一听心里就咯噔一下,怎么连木料都要去海外买呢?火炮造价又是怎么回事?

那位工部侍郎是个蒙古人,人还算老实,是个用心办差的人。他说了几点,意思就是不是奴才们不努力,实在是办不到啊办不到!

第一就是英吉利战舰所用的龙骨,全部是整根的硬木,接缝处都用大铜钉固定,船身内外都用厚木板包裹,船舷、船底包铜片。

而我大清因为当年和台湾郑氏搞“造船竞赛”,使得东南一带的巨木资源被消耗殆尽。眼下想要购买大型木料,只有西南大山和东北了。不过考虑到运输条件,还是去暹罗采购更合算。

话说当年郑氏凭借从海贸获得的雄厚物资和利润,大肆在福建和浙江等地采购木料造船。而从康熙十八年开始,轰轰烈烈的造船竞赛达到了,清廷的福州造船厂一地就造了四百艘大战船,潮州造了一百艘,浙江又造了一百艘。这么一搞之下,等到清廷宣布“展海令”后,造船材料紧缺,船价逐年上涨。

第二就是火炮的问题。目前广东水师的米艇中,最大吨位的不过载重两千多斤,配炮八门;炮位都设置在舱面甲板上,炮兵根本没有可隐藏的地方。大赶缯就更别提了,最多是船艏配两门炮。

而一艘英吉利三级战列舰拥有两层炮甲板,火炮64~80门,其中包括26门24磅炮,26门12磅炮,12门6磅炮。即便是六百吨的战船也是两层炮甲板,火炮26~54门。

当下就算是把全国的武成永固大将军炮(3600~7000斤,合27磅炮)加一起,也就够造两艘的。

第三嘛第三那个蒙古侍郎没敢说,这个说了是要掉脑袋的,他打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