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五章 商人之城的陷落(3 / 4)

逃回城堡里,才发现又损失了三分之二的人手,这下任凭那些老爷们如何许诺也没人出去了。

这哪是打仗啊,简直就是屠杀!想跟敌人拼命的机会都没有,那些中国人简直就是魔鬼!

实际上更令人恐惧的还在后面。

从9月28日开始,北海军在工事后面设立炮兵阵地,用两门d30和十门82迫击炮组成的“炮群”,对克里姆林宫和兵营、海关等要害开始了狂轰乱炸。

克林姆林宫要塞的塔楼被炸塌了六个,剩下两个也摇摇欲坠;兵营的屋舍全部被炸塌,火药库被引爆,被炸飞的血肉肢体伴随着无数碎石飞上了百米高的空中;数百家店铺和民宅在炮火中化为灰烬,上千人无家可归。

战争么,就是这样。沙俄能去黑龙江沿岸烧杀抢掠,中国人也能让战火点燃他们的家园。

到了9月30日,经过了连续两天的饱和式炮击,市长西比里亚科夫和一众支持抵抗的议员们看到伤痕累累的城市变得破碎不堪,多年的心血就要毁于一旦,终于打出白旗,同意无条件投降。

在一众市议员和本地主教复杂难言的目光下,赵新从西比里亚科夫捧着的银质托盘上捏了一小块面包,又沾了一下银碗里的咸盐,放进了口中,而后点了点头。

看到对面的这位中国大人已经接受了自己的投降,一众商人们那颗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

“一连接管海关大楼,二连接管兵营和火药库,三连接管克里姆林宫,警卫连跟我进西比利亚科夫宫!”

随着赵新的命令,北海军各部分头展开行动。由于市议会已经提前通知,本地的数千居民被勒令返回家中不许出门,那些屋子已经被战火摧毁的人家只能暂时栖身教堂。他们从门缝和窗户里看着一队队全副武装、头戴钢盔的东方人跑过大街,开始接管整座城市。

要变天了!许多人如是想着。不过他们最忧心的是中国人来了以后,这座城市会变成什么样。会把自己这些人赶走吗?要是走了,又能去哪?

当赵新带着警卫连,在一众议员和商人的引领下来到那座三层高、用白色条石建造的行政大楼前,看到被炮火熏黑的外墙和被炮弹炸出的大坑,心里这叫一个痛快!

在随后跟伊尔库茨克当地官员逐一见面的过程中,赵新意外发现了一位叫彼得.马尔科维奇.罗季奥诺夫的海关官员。此人曾跟随第六届东正教传教团在北京城生活了十一年,三年前被沙俄外交委员会派到本地负责和带清的贸易工作。不过由于伊凡雅克比无心恢复恰克图贸易,他便只得留在海关做些文书档案的整理工作。

马尔科维奇虽然已经离开中国多年,不过口语还是没全忘光。经过诚挚友好外加威逼利诱的交流,赵新得知本地虽然属于沙皇直管地区,但实际上早就被商人们所控制。

从1762开始,当叶卡捷琳娜二世废除了毛皮出口的官方垄断政策后,西比里亚科夫、米林科夫、巴斯宁、杜多罗夫斯基、苏雷多夫斯这五大家族就把控了伊尔库茨克的各项贸易。他们除了参与恰克图的贸易,同时还垄断了葡萄酒、盐、面包的生产和供应、以及东西伯利亚的矿产交易。

伊尔库茨克城内从事商业的人数占总人口的52,其余是工匠、文员和雇工。除此之外,在城市外围还有不少来自叶尼塞省的流放农奴种植谷物、啤酒花和甜菜。

由五大商人家族和其他中等商人组成的市议会,成为了城市社会生活的主导力量,甚至连伊凡雅克比也插不进手。这些人不仅通过官商勾结获得巨大的商业利益,同时还对那些流放至此的平民加以盘剥。

五大商业家族的触角遍及城市的每一处,教堂、庇护所、医院、学校、剧院和图书馆,乃至城内的很多条大街都是以他们的名字命名。

话说随着1768 年举办的农业产品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