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一手茶叶一手税(2 / 4)

其经济作用远远超出了整个西伯利亚地区,对于欧俄也有很大影响。从1780~1785年,中俄茶叶贸易额增长了五倍。

自关闭恰克图贸易后,五大家只能从英国、荷兰或是丹麦商人手里买茶,采购成本要高出三、四倍,费用高达52卢布每普特。

此时赵新的侍卫长陈继山端着个托盘进屋,上面是一壶刚泡好的红茶和一小碟茶叶样品。

五位商人中对茶叶最懂行的巴斯宁一看到茶叶,拿起来一闻,顿时面带惊喜道:“这是武夷hea?”

赵新点头道:“没错,真正的桐木关小种。”

所谓的“桐木关小种”就是后世熟知的正山小种。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正山小种被荷兰商人带入欧洲,随即风靡英国皇室乃至整个欧洲,并掀起流传至今的“下午茶”风尚。这种茶汤色红亮,香气浓郁,入口甘甜,时下被欧洲人称为“uyi&nhea”。

赵新端杯示意道:“这就是我手里的货。请吧,先生们,尝尝看味道如何。”

西比利亚科夫等五人看到赵新喝了,这才试着抿了一口,回味了片刻,很快便露出十分满意的表情。

杜多罗夫斯基试探着问道:“13卢布一普特?”

“12卢布。”

不过前市长西比利亚科夫听了这个价格,脸色一下变得凝重起来。这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白拿的好处,蜜糖背后往往就是陷阱。

“赵先生,你们到底有什么打算?你们就这么点人,难道真要跟整个俄国开战?”

赵新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已经开始飘落雪花的城市,头也不回的说道:“诸位,我希望你们认清现实,北海镇远比你们想象的还要强大。你们的女皇既然能做出侵略中国的决定,她就要承担失败的后果。

我们既然占领了这座城市,那么就无人能够夺走。选择留下来的人,我们欢迎;愿意回到叶尼塞河以西的,我们也不会阻拦。”

“什么?!叶尼塞河?”西比利亚科夫等人再也坐不住了,全都站了起来。

“明年春天的时候,我们会向这里派出移民,建立商品交易中心,扩建城市。”赵新回过身来看着西比利亚科夫继续道:“想必你们并不知道,南面的中原王朝有两亿人口。对我来说,送一两万人过来轻松至极。何去何从,你们回去考虑一下。”

啥?两亿!五大家族的领头人听了后脖颈子直冒冷汗。别说西伯利亚了,历史上整个沙俄帝国到了1800年也不过才3550万人。

就在赵新和五大家族结束谈话之后不久,中国占领军能大量茶叶的消息迅速传开,轰动全城。

一普特只要12卢布,量大管饱!

那些原本还想坐船离开的俄国商人立刻就放弃了收拾行李的打算。有茶叶好啊,茶叶贸易一起来,大家都有钱赚。更别说大伙从欧洲跑这里图什么,不就是发家致富么。至于说这里以后要变成中国领土,大不了挣了钱回欧洲快活去好了。

为了安慰城内民心,赵新在一天后让马尔科维奇贴出了北海军在本地的第一张告示。核心就是两个字,减税!取消人头税,取消与商品交易直接关系的一切税收。

消息一出,无论是城内的平民还是城外的农民,全都是一脸狂喜。

话说沙皇俄国和古代中国一样,主要的税赋还是来源于土地。不管是国有农奴、教会农奴还是地主农奴,都要交税。除此之外还有驿站税、射击税(供应军队的开枪费用)、马轭税、鞋帽税、澡堂税、磨坊税、船只离岸和靠岸税等等。

这其中最出名的就是胡须税,而且是要按等级来收。贵族和文官60卢布,富商巨贾100卢布,一般生意人60卢布,奴仆和教会下级人员30卢布。农民在村子里留胡子不收税,不过进出城要缴纳一戈比。

从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