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十章 福大帅的火炮大计(2 / 4)

多。

历史上到了特拉法尔加海战的时候,英国舰队一开始忍受了法国人的炮击,不断靠近法军舰队,最后仅用两门加朗炮的一次射击,法国人就被打的损失惨重,乖乖投降了。

福康安在离开广州前,通过十三行初步和英法两国达成了协议,并写了奏折等待乾隆批准。

他既购买了两百门部件规范化、运动性高的12磅法国炮,也购买了两百门12磅的加朗炮。相较于法国炮炮身431.8公斤的重量,英国炮的重量只有330公斤。一旦乾隆批准,兵部拨下购炮款,这些炮将在今年年底前全部运抵广州。

这次跟随他一起来厦门视察水营的,除了广东、福建水师提督衙门和两广总督府、闵浙总督府的人,还有不少在剿灭林爽文中脱颖而出的年轻满汉将领。

这其中包括了普尔普、德成额、果勒敏色、舒亮、赛冲阿、彦吉保、海兴阿等;此外,一位时年29岁、名叫杨遇春的年轻把总也令福康安颇为赞赏,这次也把他带在了身边一同北上。

此时的杨遇春刚刚初露峥嵘,乾隆四十五年的时候他就已经跟随福康安平定过“田五之乱”。他每战必身先士卒,然而奇迹的是目前还从未受过伤。

原本福康安还想调广州、福建和浙江驻防八旗北上,可是由于安南局势尚未平稳,调兵计划也就搁置了下来。

说起来也好笑,去年四月安南内讧,阮氏篡国,侥幸脱逃的黎维祁向大清求救。乾隆念黎氏一向恭顺,为了维护宗藩体制,便决定为其复国。原本一场顺风顺水的战斗,最后却搞了个虎头蛇尾,草草收场了事。

十月,两广总督孙士毅和广西提督许世亨率兵一万出镇南关,担任主攻方向;云南提督乌大经率兵八千出白马关为偏师,配合作战。

在乾隆看来,清军打不过北海军也就罢了,一个鼻屎大的安南再收拾不了,那还谈什么八方向化、四夷来朝。所以清军东西两路的攻势一上来就极为猛烈,势如破竹;在东西两路大军夹击之下,阮惠的军队虽经拼死抵抗,可还是大败亏输。

乾隆五十三年十一月二十二日,攻克黎城的孙士毅根据战前乾隆的指示,传旨举行册封仪式,代表清廷正式册封黎维祁为安南国王,后黎朝第二次得以复国。阮惠还派人先投书于清军营,卑辞乞降。

谁知到了来年大年初一,阮惠趁清军喝酒迎庆新年,率军倾巢而至。清军仓促御敌,面对阮军以大象驮载大炮的猛攻,最终寡不敌众。此战过后,孙士毅突出重围,渡过富良江,而提督许世亨、总兵张朝龙、尚维升等官兵在球江以南,因桥断不能过江,最终战死。

消息传回,乾隆勃然大怒,一个安南的土酋长,胆敢抗拒官兵,戕害提镇大员,真是鼠胆包天!于是命福康安为两广总督,率大军进剿。

别看福康安两败赵新,还当了半年的俘虏,可对于南方周边藩国来说,挟平台之胜的福康安名头太大了。于是福大帅还没有走到潮州,阮惠便一月之内三次遣使叩关谢罪,赉表乞降。

于是福康安在跟阮惠的使者提了四项乞降条件后,就停留在了广州。之后又因为福康安被授“定北将军”,和安南交涉的事就转由孙士毅办理。

就在福康安着手北上之时,已经荣升为北海一号船长的郑文显和改名为林道生的“虾球仔”奉赵新的命令,坐船从苏北登岸,在射阳湖停留了三天后,便出发向南。

郑文显此次除了要回广东成亲,以解他爹郑连昌的心愿外,还肩负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