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来自女皇的最后通牒(2 / 4)

路运送到施工地点。另外,在伯力镇的对岸还设立了一家锯木厂,将砍伐下的原木加工成板材后,再通过陆路运输到施工地。

总之,一切都是琐碎的,千头万绪;但是一切又都是有序的,修建期间所有地方行政机构都有义务协助施工,但不能对其指手划脚。由于为铁路工程项目专门配备了治安警系统,现场的施工纪律也是非常严格,一应饮食住宿全力保障,但施工延期无论是什么理由都会受到惩罚。

“prcipe,我不得不说,能参与如此伟大的工程,实在是我的荣耀。”已经在去年年底入籍北海镇的佩雷拉在见到赵新后,一脸恭敬的恭维着南乌苏里铁路项目。

他口中所说“prcipe”,其实就是拉丁语里“亲王”的意思,英语中王子一词就是从这里演化的。它既可以指女王的丈夫,也可以指国王的儿子们,甚至是地方实权派。当然,他如此称呼赵新,肯定是第三种含义。

赵新满意的点点头,拍了拍对方的肩膀道:“罗德里戈,你的家人我会让人在今年圣诞节前接到北海镇来。”

佩雷拉的家人现在都在澳门,不过既然他现在已经入籍,那就必须得接过来,以防澳葡那里搞小动作。当他听到这个好消息后,立刻激动向赵新躬身致意,表示一定会努力工作。

“殿下,现在我们工程上最大的问题就是每年的工期太短。南乌苏里地区每年的夏季只有130天,春秋两季又太短。”

赵新点头道:“是啊,所以你们得想办法缩短工期,另外要探索一下如何在冬季建设桥梁和道路,免得一到冬天整个工程就得停下来。”

见完了项目工程人员,赵新又视察了工地。当一群岛国来的劳工和作为监工的幕府下级武士听说是鼎鼎大名的赵王驾到,都跪伏在地上恭迎。尤其是那些武士,在看到赵新时,连口大气都不敢出。

事实上赵新在岛国的名声是两个极端,农民们认为这位体恤民生,都巴不得让自己归于北海镇治下;而对于各地大名和幕府来说,绝对是恶名昭昭。

这位从不按平常人的思路出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把幕府搞的“欲仙欲死”。光是在南九州三郡搞的那套“公三民七”的税赋体系,如今已经传遍了岛国各地,民间要求降低税赋比例的呼声此起彼伏,让诸藩大名和幕府恨的是牙痒痒,却又无可奈何。

“公巴民二”日子还过的紧巴巴,借了一屁股烂债呢,要是调过个收税,那大家就别活了!

问题是赵新在打完南九州、跟幕府签完协定后,就不再管岛国的烂事了。除了仙台藩和长州藩,其他诸藩连个投奔麾下的机会都不给,让一众大名急的直跳脚。

赵新之所以接受长州藩的投效,目的还是想把另一时空明治时代的那几个“长州干将”掐死腹中。比如有一位名叫井上五郎三郎光亨的藩士,就已经由平太传话,被毛利家找了个由头让其剖腹了。

对于岛国,赵新的做法就是明的暗的一起招呼。炮轰江户和打萨摩,树立中华武力的威信;通过吸引兰学者,来影响正值变化中的岛国儒家文化;搞掉万世一系,是为了掐断“皇道神话”的根。

至于以后岛国将走向何方,可以跟棒子去慢慢掐,也可以跟随北海镇的脚步去大洋彼岸跟西班牙人掐;再不济还可以送他们去锡兰帮着搅合一下,给英国鬼畜们添添堵。

6月12日,赵新突然抵达了黑龙江城。闻讯而来的郭大路、李弼和盛海舟等人来到江岸上迎接。赵新没有进城,而是在船上和三人见了一面。

李弼去年赴北海镇做了疤痕修复手术后,赵新对他已经是恩同再造,所以在回到黑龙江城之后更是一心一意的为北海镇效力。

赵新先是同三人谈了一下黑龙江城的情况,又详细了解了墨尔根方向清军的动向,得知清军目前已经将大部分兵力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