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乌索利耶会战(二)(2 / 5)

们就别无选择,要么在必要情况下自行拖移火炮,要么就只能扔下火炮逃命,把它们留给敌人。

不过俄军这会想撤退已经晚了,当北海军的前进观察所将炮击情况迅速反馈回来,其他二十三门迫击炮便立即开火,俄军左翼前沿的炮兵阵地立刻就陷入了血与火的地狱。

仅用了两轮射击,四十多发高爆弹用远超这个时代的火药威力将俄军炮兵阵地肆虐一空,一百多名俄军炮手只有两人活了下来。然而这只不过是战场上的无边人海里一朵毫不起眼的浪花,翻腾了一下,随即泯灭。

炮兵阵地周围负责警戒的轻骑兵仓皇回到后方,将情况上报,指挥左翼军团的博尔孔斯将军闻讯后有些吃惊,他终于明白了苏沃洛夫所描述的敌人大炮的可怕。

是否要派出传令兵让步兵和骑兵后撤?

然而这个念头在他脑海中只是一闪而过,之后他便命令手下的军官去司令部,请求调派更多的火炮过来。

“告诉总司令阁下,我需要至少四十门独角兽炮。”

此时俄军左翼集团的步兵顶着对面射来的稀疏弹雨,已经快步突进到了北海军阵地外四百多米处,然而不管是军官还是士兵,看到远处横亘着一道闪闪发亮、绵延不绝的铁丝网,全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负责在前方侦察的轻骑兵回来报告,这片铁丝网高度均为1.5俄尺(一俄尺为0.71米)、纵深达四俄尺以上、东西绵延差不多得有三俄里,两头都是直抵别拉亚河边。这消息让几个带队的团长都是一脸震惊,如此宽度即便是战马加速也跃不过去。

“鞑靼人真是疯了!他们竟然用上好的钢铁打造这么个玩意儿!”

在十八世纪,铁是沙俄的主要出口商品之一。截止1790年,沙俄帝国年产钢铁量超过了十六万吨,出口量也超过了6.5万吨,雄踞欧洲各国第一。然而在这个时代,钢铁的最大用处就是武器生产,还没有谁会将宝贵的钢铁做成铁丝网,在战场上用于阻拦敌人。

虽然北海军的铁丝网工事上有很多通道,但对于排成严密阵型的上万俄军来说,若是从那些仅容两三人通过的缺口过去,势必会打乱五人一排的纵队队形。

怎么办?俄军的团长已经没有时间犹豫,在他这个团的后面,是整整三个团的轻骑兵。一旦他们犹豫不前,整个左翼攻势的节奏将被彻底打乱。

此时从北海军阵地上射出的不算密集的子弹仍在星星点点的收割着士兵的生命,前排队列里不时有人中弹倒地。虽然一些倒地的俄军士兵发出哀嚎,可那些从后排向前一步替补的士兵们只是默然的站好,根本没人俯身对他们进行施救。

线列战时代就是如此,当队列里有人倒下,根本得不到及时的战场救护,为了保持队形的严整,那些伤者只能等队伍通过后,由后面跟上来的民伕收拾。

“破坏掉这些铁丝网!再派人去后面找些木板来!”

有命令总比没命令好,即便是糟糕的命令。随着团长的一声令下,各纵队营长立刻让手下那些人高马大的掷弹兵出列,命令他们用手榴弹破坏铁丝网。

掷弹兵的头饰与普通火枪手不同,他们都戴着一顶有些滑稽的、类似主教帽形的黄铜正面斜角帽,在队列中很容易区分。这些掷弹兵们先是从肩带上的黄铜管里取出类似火折子的“慢火柴”,用力吹了几下,等火头亮起,再从身后的斜跨包里掏出一枚石榴大的手雷,点燃上了上面用毛山榉掺杂黑火药制成的导火索。

轰!轰......

硝烟弥漫,数十颗铁球手雷在第一道铁丝网附近爆炸,那些挂在上面的空罐头盒、玻璃瓶被打的叮当乱响。然而等硝烟散去,俄军这才发现自己的手榴弹对这些铁丝网毫无作用。

军官们无奈,于是又对士兵发布了第二道命令:“把那些木桩都挖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