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你们想回家吗(2 / 4)

赚钱?因为他们主要是向南美运,卖给种植园主后要么换成了浸泡糖浆的烟草(非洲人极喜欢),要么就换成了黄金。

而美国人,算了,地球人都知道......

在这场你追我赶的将人口贩卖到美洲的邪恶贸易里,法国政府为了激发私掠船主们的积极性,从1784年规定,每向马提尼克岛和瓜德罗普岛运去一名奴隶,补贴60英镑;每将一名奴隶运往多巴哥岛、卡宴和圣多曼格岛南部,补贴100英镑。结果到了1785年,贩奴船一下就超过了一百条。政府的补贴和圣多曼格岛北部免税的要求,共同将法国的三角贸易在1783~1791年间推到了顶峰,根本看不出大革命对奴隶贩子们的良心有任何触动。

千万别以为欧洲人后来废除奴隶贸易是因为讲人权,不过各怀鬼胎罢了。

比如刚成立的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害怕安地列斯群岛被英国人夺走,干脆宣布从1793年开始取消奴隶制,目的是争取奴隶们站到法国人一边,破坏英国人的三角贸易。虽然不同思想的冲突也削弱了依赖奴隶制的倾向,但远谈不上废除,私人船主依然干的如火如荼。事实上当拿破仑上台后,在殖民地居民游说和上书请愿的压力下,他在收到请愿书的当天就恢复了奴隶贸易。

而英国的废奴运动更不是某些人说的“人道主义”。到了19世纪初的时候,因为英国人在非洲到处开辟殖民地,已经不需要将奴隶运出非洲,而是要留在当地替他们干活,所以才高喊废奴。要知道18~19世纪英国工人的处境完全跟奴隶不相上下,可却根本没人关心!

赵新和邓飞原本是打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要是没看见这些黑人的遭遇,他们买完东西也就回船上去了。然而当他们看到眼前的一切后,同情心便一发不可收拾了。

“把他们买下来,然后放了吧?”

赵新听到邓飞的话,微微摇头道:“没那么简单,你放了他们,就等于把羊送还虎口!要是他们在回去的路上又被抓走怎么办?”

邓飞皱眉道:“那你说怎么办?”

赵新想了一会,随即走到卡林顿身前道:“卡林顿先生是吧?你可以称呼我赵。请问你手头现在有多少奴隶?”

“127个。怎么,你想都买下来?让我算算,男的25磅,女的30磅......”

赵新抬手打断道:“这个不急。我想问一下,这些奴隶听得懂英语或是法语么?”

“唔......有几个会说法语。”

“麻烦你先把他们带过来,让我的同伴跟他们聊几句。您要明白,要是买回去无法交流,那可太令人头疼了。”

等邓飞跟着几个打手去见几个奴隶的工夫,赵新跟卡林顿闲聊了几句。他掏出烟递给对方和店铺老板各一支,等用打火机帮两人和自己都点着后,就看到俩人死盯着自己的一次性防风火机,于是随手抛给了卡林顿。

“最近生意好做吗?”

卡林顿好奇的端详了一会打火机,看到店铺老板一副贪婪的样子,便放进了上衣兜里,这才道:“价格涨了不少!该死的当地人,越来越滑头了!”

店铺老板也附和道:“我听说上个月凤凰号被人给抢了,连船长都给抓走了?”

卡林顿道:“凤凰号的船长不想跟拉狄克那帮人合作,从另外一帮人那里进货,结果就把拉狄克给惹怒了。”

从随后的谈话里,赵新这才知道敢情非洲当地的奴隶贩子也够鸡贼的。作为第一手的供“货”方,当他们觉察到供应量有限时,便会控制发“货”的数量,调整价格。他们还知道如何欺骗欧洲人,一而再、再而三地答应奴隶,却从来没有见到这些奴隶的影子,借此钓着类似卡林顿这样的奴隶贩子,最后让他们不得不花高价购买。

邓飞那边差不多谈了十几分钟,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