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手头拮据金不足(2 / 4)

各处要点。

就这么点兵力想要出入关是肯定不够的。满清目前在关内的总兵力是六十万上下,其中直隶、山西、河南、山东的总兵力是十八万,江南五省的总兵力接近十五万。三十三万也只是经制的绿营兵和八旗兵数量,整个北方地区还有将近十万的地方团练武装。

赵新的计划是在1795年3月底,通过依靠山东方面的人口优势,将东线兵团和山东部队的总兵力扩充到25万,如此才能完成一举夺取中原和江南五省的战略目标。

虽说北海军打清军就是壮汉打小孩,可就算再欺负人,几万部队也搞不定七百多个县。总不能前脚打下来,后脚就弃城不顾继续下一个吧?

今年的夏季攻势结束后,北海镇在山东的地盘已经扩大到了五府43县,对应的人口总数则超过了1400万。20万对1400万,征兵比例才1.4,意味着青壮随便挑。

清代中晚期的山东是整个中国北方人地关系最恶劣的地区,比河南还差。伴随着乾隆时代的人口大爆炸,如今的山东全省在册人口已经突破了2600万,而宜耕地的开垦在康熙年间就已基本结束;之后再开垦的无不是河滩山坳的尺寸之地,极为贫瘠,一遇水旱之年就是颗粒无收。

别看孔绍安在登州各地大搞农会,通过现金和债券等方式,从地主手中赎买土地再佃给无地农民;实际上就算把登州的地主缙绅全部打倒,把所有好地坏地都平均分下去,人均耕地也就三亩多一点,月均粮食占有量仅为30斤,根本达不到最低36斤的生存需求线。

为了解决胶东地区粮食不足的问题,这两年北海镇向登州陆续运送了二十多万吨粮食。各地军管会一边向适龄儿童免费的午晚餐,鼓励他们读书;另一边又通过县乡村的三级农会招募了二十多万农民大搞公共工程,实行以工代赈,修建改善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光是海港就新建扩建了四处,其他诸如河道拓宽清淤、河坝加固、农田水利、道路、城市排水等工程更是不计其数。

都说有组织的工人是好兵源,被组织起来的农民一样是好兵源。

然而二十万人好招,可二十万条枪就不行了,必须得从另一边买,而且还不能沿可沿儿的买,所有类型的武器必须照着1.2倍进货,得有备用的。

跟仆从军用的武器不同,北海军正规部队从来配发的都是来自另一时空的半自动和自动武器,目的是为了实现武器代差,以便能用更少的人欺负更多的敌人。

之前委员会开会讨论此事的时候,曾有人提出疑问,为什么不能装备“1790式步枪”,而是非要从另一时空买武器?

这种事根本不用赵新亲自出马,身为军政部负责人的吴思宇就做了解释。

简单来说就是,燧发武器部队的训练和作战法则跟使用半自动武器的部队有相当大的不同,不能这个团用“三三制”战术,那个团玩列阵排队枪毙。再说后勤的军火库里也没有十几万杆燧发步枪,满打满算就两万多杆。

之后还有人提议搞什么“后装雷汞击发枪”,军工负责人赵亮用另一时空的枪械发展史进行了驳斥,那特么完全就是异端,别侮辱我。

钱康和赵新足足谈了一个多小时,说完扩建的问题,又说了设备采购的事。赵新耐着性子认真听完,已经是头晕脑胀。他将手中未燃尽的烟头掐灭,说道:“老钱,我再合计合计,一周后给你答复。”

“那行,我等你消息。”

钱康知道赵新有难处,可扩军的事跟他没关系啊,他来十八世纪又不是带兵打仗的!作为电力口的负责人,电力供应一旦跟不上就是他的失职,所以必须未雨绸缪。另一时空要是一个地区的电力不够用还可以通过电网调,可本时空他去哪调?只能自己解决。

目前整个北海镇的用电就靠着两座小火电厂和十几台柴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