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4章 他们是文坛三剑客(2 / 4)

响的小说发表。

随之结集出版多本小说集,大受欢迎。

汪朝跟沈一佳介绍了潘大章两人。

沈一佳早听说过潘大章的大名,现在见他如此年轻也是啧啧称奇。

她见温小芹长相清秀,温文尔雅,非常讨人喜欢。

于是挨着温小芹坐在旁边。

饭店服务员开始上菜。

众人边吃边聊。

他们几个都是写小说的,潘大章虽然写诗成绩比较突出,但是他长篇小说写得也不错。

跟他们有共同的语言可以交谈。

吕振云现在为止也陆续发表了几篇小说,但是影响不大。

他真正给文坛造成冲击的作品,是几年后关于描写城市社会的“单位系列”和干部生活的“官场系列”的作品,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

他迅速表现出成为大作家的潜在能力,确立了创作中的平民立场,将目光集中于历史、权利和民生问题,但又不失于简洁直接的白描亏法。

三人最终都取得了成功。

潘大章关于收藏方面跟麻魏禾有许多共同的话题点。

“麻哥,你在京城这里跟我关注的点可能不一样,我在小县城只能有机会碰到古钱币或者名贵木头之类的。我收过袁大头壹圆、齿边、签字版的。还有光绪元宝等。也收过金丝楠木、黄花梨木,梁柱和家俱都收过。不过,很快都被我兑现了。”

麻魏禾惊讶问:“收藏的价值在于年代的历史,有些藏品可能放得时间越久,价值就会越高。但是若是可以折现出当今所相当的价值,也是值得的。”

其实他也收藏古币,京城地区很多人都收藏古币。

同行之间知道了谁收到了好东西,有时还会去相互打听。

或者想办法把好东西从对方手里购买过来。

大家都是懂行情的人,价格给的合适就行。

其实麻魏禾短时间内能够赚取五十万财富,也是靠低进高买方法。

所以他对潘大章的做法也是表示理解的。

“你的光绪元宝金币卖了多少钱一枚?卖给谁了?”

潘大章说:“我记得当时光绪元宝是五百块一枚。袁大头齿边签字版的二百块一枚。那人是我们本地冈州市人,他有亲戚在香港,估计他古币收来后,再卖给他香港亲戚。”

麻魏禾点头说:“那是肯定的,现在知道收藏这些古币的,除了海外一些藏家,其次就是台港澳一些人,京城跟魔都也开始涌起不少收藏者。不过他给的价格有点少京城这边光绪元宝可以兑六百,袁大头齿边签字版兑二百五肯定没问题。以后你收到值钱的古币,可以带来京城兑给我,我给你实惠价。”

潘大章点头:“行,以后碰到好的藏品我可以发相片给你,让你给我参考参考。”

麻魏禾后来出版过几十本关于收藏方面的书,所以不管是那个领域,他都称得上是专家。

不过他认为古币、邮票或者古书籍、字画之类轻便的东西,带来京城问题都不大。

以后肯定会经常来京城的。

像上次收来的八仙桌和金丝楠梁柱木,肯定就不可能拉来京城了。

麻魏禾点头说:“没问题,不仅仅在古币、字画方面,你刚才说的名贵木材收藏,我也有专业的研究。”

潘大章想了想,决定还是告诉他。

“麻哥,我收过一张金锻水波纹独板金丝楠木八仙桌。还有二张大师椅也是一样木材……”

麻魏禾听得惊呆了。

“你,你说金锻水波纹金丝楠,还是独板的?”

“对,也给我售卖给一位名贵木材经营商了,而且换了大价钱。当时,我还拍了相片。”

此时大家吃过饭。

汪朝跟沈一佳牵手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