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十面埋伏(2 / 3)

行。

梨园寇清婵的吹拉弹唱也会,但境界相差太远,更不适合。

一个“困”字猛然间让李相白茅塞顿开。

自己利用华国浩然文化史上的古典诗词横扫了大周的文人墨客,那么华国的古曲不也照样可以笑傲大周。

这个念想产生,李相白水到渠成想到了《十面埋伏》。

“仙子,我有办法困住紧那罗。”李相白开口。

还没有平衡视野,悠扬的仙乐已经传入耳际,女仙官站在李相白眼前。

场景、人物就是自己在画界外看到一幕,只不过多了一个李相白在画界外看不到的紧那罗。

多震撼的画面。

阆苑水榭间马脸,头上有犄角,手持琵琶的不就是紧那罗,男的。

四周楼宇、凉台间远远近近都是画面中所见的神仙。

各持乐器,仙乐悠扬。

画卷中的仙官就站在李相白眼前。

两次进入画界,第一次是出塞图中黑甲将军、黑虎和数百的恶灵骑士。

眼前一次在则是赏心悦目的仙女。

而且人就像处在大型古典乐的演奏会演唱,能不震撼。

李相白眼前站着的女仙官一身白裙,黛眉如画,狭长而美艳的丹凤眼,瓜子脸。

都不陌生啊。

李相白看了仙官七日,还缝了七百多针,仙官不也看了李相白七日。

看了一眼李相白拿着的古琴,仙官开口:“你有什么法子。”

不是拉家常的时候,李相白已经看出了状况。

各居其位的仙子以不同乐器演奏的就是太平令,太平令的旋律在紧那罗四周形成了法阵,而紧那罗十指连弹,以手中琵琶曲破阵。

空气中一道道有形的音波不断碰撞,四周空气就像一面接天连地的幕布被人以巨力撕扯一样晃动。

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候。

“我有一曲,叫《十面埋伏》”

仙官愣了愣,没听说过呀,难道有琴曲比太平令还要玄妙深奥。

李相白盘膝而坐,仙魔琴横在膝上,双手搭弦。

十面埋伏的乐曲整体熟悉了起来。

古琴曲《十面埋伏》乐曲分三部分,节奏走向中从列营、吹打、点将、排阵、走队、埋伏、鸡鸣山大战再到霸王败阵,乌江自刎,众军奏凯,形成跌宕起伏,大气磅礴的乐章。

肌肉有一个短暂的适应过程。

李相白左手悬空,右手一根手指在琴弦上一摘。

“铿”一声,琴声瞬间盖过了四周仙乐。

起式就将人带入到了《十面埋伏》当中的列营、吹灯、点将、排阵境界当中。

琴声从低沉的高亢,建筑精巧的阆苑水榭如同变成了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军营。

琴声中尽是擂鼓、军士列阵、战马嘶吼的声音。

四周太平令的仙乐声顿然停止,洞穿云霄的琵琶声还在继续,空气大幕般晃动,一股萧杀的气息从仙魔琴弥漫而出笼向紧那罗。

李相白身侧的女仙官一脸的震惊。

神仙卷诞生的画魂,熟悉隋天罡各种乐曲,但真没有一首曲子的意境能媲美李相白《十面埋伏》。关键是曲子还合了画界中对抗紧那罗的意。

法阵中琵琶声也急促了起来。

大弦嘈嘈如急雨,有铁骑突出刀枪鸣之意。

李相白抹勾连用,先抹后勾,做了一个繁琐的抚琴叠涓手势。随后右手一滚一撮。琴声骤然间拔高,声动天地,金声、鼓声、剑击声鼎沸。

十面埋伏的曲意被拔高到了顶点,一滚一撮间,仙魔琴前方的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