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此战,大捷!(3 / 4)

织明 蜗牛非牛 53 字 2022-08-23

将,也仍然保持着极为谨慎的态度,非但不组织追击。

甚至还派出小股先锋军士,进入水手营中试探,生怕鞑子有何埋伏似的。

直到完全确认,守卫水手营的鞑子已经全部撤出后,他们才在密密的战车掩护之下,沿着女儿河边南岸,向那正被烈火焚烧着的浮桥逼去。

无数的密云军将士们簇拥着他们的主将,静静地站立在女儿河畔,看着正在烧毁的那座庞大浮桥。

很显然,清兵们也是早有准备,他们肯定在这座浮桥上事先暗藏了硫磺等易燃之物,火借风势,毫无阻碍的一路烧来,很快就过了女儿河的中线。

就算明军赶来及时,想要救火,恐怕也难保下这座浮桥的一分一毫!

其实,在女儿河上也不止有这一座浮桥,从这里往西,女儿河的上游一些地方,还有许多这样的座浮桥。

此刻,放眼望去,女儿河对岸的火光渐熄,浓烟也不似初时那般浓烈。

若是唐友仁能当机立断,在炮击一段时间后,立刻派出精锐营中人马,急攻猛打,没准就能将浮桥抢下。

最不济也可保下半截浮桥,为以后争渡女儿河留下一丝基础。

可惜,因为对鞑贼的恐惧,归根结底还是怕死,毕竟大战就要结束,胜利已经在望,马上就到了摘桃子的时刻。

这个时候哪个还会卖命拼杀,他们能保持阵列严整不乱,就已经很不错了,好比正兵营主将唐友仁对此就深有体会,部下是什么样子,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自然也不会逼他们。

近万大军就这样只是静静地看着,未再开一炮,也未再放一箭,一直等这座浮桥彻底烧毁。?

看着眼前的一切,数千的密云军将士,不约而同都松了一口气,他们?回顾身前左右,入眼皆是意气风发的之神色。

“哈哈哈……”

唐友仁也是一阵哈哈大笑,随即喝令身旁一个亲兵,道:“我密云镇将士浴血奋战,与奴贼反复搏杀后,幸赖圣上洪福,洪督师运筹帷幄,唐大帅指挥若定,终将奴贼逼退,攻占水手营敌寨,完成我师战前预定方略。

此战,大捷!”?

…………

锦州城外城再往南约四里外,清国皇帝黄台吉的御营就设在这里,距离女儿河约有一里多的距离,如此既取水便利,又不至于被明军暗中渡河偷袭。

前线的军报不时传递而来,黄台吉与清国诸王贝勒,以及各大臣军将们,对于石门山、黄土岭上的战事,都密切关注。

明军的动向,关系着这番清国的谋略能否成功,他们这可是举国动员,赌国运之战,怎敢掉以轻心。

为了这一战,黄台吉整整谋划了半个月,现终于引诱明军出动,他的心头也略有一丝激动,然毕竟是少年时就上战场的老将,他更知越是此时,越要沉得住气。

所以,对于石门山和黄土岭上的战事,虽然密切关注,然清国大军却一直未动。

因为黄台吉还不敢确定,明国是否动用了全部兵力,而他预置的大军又能否将明军主力拴在松山周边。

“明军攻到女儿河北岸了嘛?”

中军大帐内,黄台吉手里拿着一份军报,沉声问道。

一名镶白旗的甲喇章京跪地回道:“回陛下,武英郡王传回讯息,一股明军已突破东石门,正向水手营攻来。”

多尔衮的眼中猛然射出一道寒光,脸上也现出一丝残忍的笑容,明军终于上钩了。

豪格也发出一阵狞笑,恶狠狠的说道:“这下总算可以给那些明狗们好看啦!”

他抬头望向高高在上的黄台吉,眼中隐隐有一丝艳羡之色,尽力放轻了嗓音问道:“陛下,咱可以出击了嘛?”

黄台吉对豪格的请示不置可否,而是转头向多尔衮问道:“睿王怎么说,你认为我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