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圣上见责,将如之何?(3 / 4)

织明 蜗牛非牛 142 字 2022-11-06

思一阵,便开口说道:“大概不是汝水,而是洪水吧?”

中军听了李过的话,也沉思片刻,才说道:“是洪水,一定是洪水,不会是汝河,细作或许也是急切,一时没有搞清楚,匆忙中就说成是汝水了。”

李过点首道:“我明白了,官军的用意,现在已经很清楚。”

他这时已是睡意全无,便也不再就寝,连忙派出一名骑兵小校带上几个骑兵,将最新的军情和他的作战打算,连夜驰报闯王。

另外,李过又连夜派出塘马,催促后面的大军趁夜急行,定要尽速赶上前来,好准备明日的那一场大战。

等到他把这些事情都处理完毕,已经听到了头遍的鸡叫声,然此时离天色大亮还早,他也无事可做,便和衣躺在床上,矇眬着迷糊睡去。

…………

大明陕西、三边总督傅宗龙与保定总督杨文岳,昨天就已经在新蔡县境内会师。

但新蔡县城中的士绅们共议之后,却是紧闭城门,说什么也不让官军入城,所以,他们无奈之下就只好在城南的岳城镇暂时驻下。

他们二人的老营都留驻岳城镇内,而双方的大军却分散在汝水南岸的诸多村落间驻扎,另外,又派出一员游击领着部分人马,来到城下向新蔡知县索取大军所需的粮草供应。

新蔡知县站在城头上大声喊着:“请将军,回禀两位总督大人,新蔡县连遭天灾兵祸,现城中也是十分困难,自救尚且不暇,实在没有多余粮草供应大军之需,万恳见谅啊!”

城下的游击怎能就此答应,只见他厉声喝道:“两位总督大人都持有皇上御赐的尚方宝剑,你这小小新蔡知县,竟也胆敢违抗总督均命,就不怕两位总督请出尚方宝剑,先斩后奏吗?”

新蔡知县听这话后,也不敢再过分抗辩,只是回道:“且容我再同地方上的士绅乡宦商量一下,请将军回报两位总督,本官定会尽力而为,定会尽力而为。”

他说毕便起身下城回衙,从此竟再不露面。

却说这边,傅宗龙与杨文岳二人在会师之前,就已通过信使往还,基本确定会师后的方略,那便是以稳重为上策。

可叫他二人无奈的是,连日来崇祯皇帝的催战诏书却日甚一日,就在昨天他们还分别接到皇上的手诏,限他们二人刻期剿灭闯逆李自成。

崇祯皇帝心忧国事,对内是流贼祸乱河南、湖广之事,而对外便是与鞑虏的锦州之战。

但他却从不细思解决的办法,而只知一味的催战,从不问及难处,也不管后果,这使得统军在外作战的疆臣总督们都是亚历山大,个个一副手足无措之感。

他们都很清楚,当今皇上对于目前锦州与中原的战局并不十分的清楚,对当前的作战形势更是茫然无知,只是在宫中随便一想,又或是被那帮子无能文臣一忽悠,便即写下手诏,令兵部频频催战。

就如此刻的傅宗龙与杨文岳二人,他们如果遵旨进兵,实在是没有把握战胜“闯贼”,可如果不遵旨进兵,又要因此而获罪,实是进退两难之境。

将人马安顿后,傅宗龙便请杨文岳来到他的中军帐内,密商应对之策。

然而,他们商量来商量去,仍然未得善策,无奈之下只得按照他们原定的方略行事,暂不轻易与闯贼接战,不往汝宁,而北走项城,以避贼之锋芒。

其实他们是害怕官军一到汝宁,便会被闯逆李自成的贼军包围起来,那时贼军兵多势众,而己方非但兵力不足,更是粮草不济,岂不全军尽没?

虽然,督师丁启睿与平贼将军左良玉的大军,此刻就在信阳和光山一带,但他们也惧闯贼势大,这才向南进兵,避开闯贼,而去专打献贼。

如今,又怎能指望他们再北上前来救援自己呢?

所以,傅宗龙与杨文岳才最终商定,还是先领大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