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有援军……(3 / 4)

织明 蜗牛非牛 237 字 2023-01-05

还控制在清军的手中,便可以随时威胁南岸明军,必要时更可派强军劲旅,攻打乳峰山与石门山,将之重新夺回。

在唐通所部向西佯动之时,多尔衮就收到了哨骑的军报,他的脸色铁青,大声喝道:“绝不能让明军过了双子山,那两处浮桥必须要守住,有了这桥,我勇士才可随时出击,对南岸的乳峰山、松山形成威胁。

传本王军令,调武英郡王阿济格速率镶白旗出击,过河支援杜度,守住双子山,守住浮桥。”

明军各营的行动,都快速报到多尔衮的中军帅帐,他在此调兵遣将,仔细应对,锦州城下的清军虏骑,全都处于结阵待命的状态,随时出动。

女儿河上,从双子山往东一直到石门山正北,处处皆有战事,真正的烽烟四起,战火连天,女儿河两岸布满旌旗,到处都是一个个明清军马组成的大小阵列。

而此时的锦州城外,则只有少量清军驻守,他们也大多集中于城西与城南两处。

纵观锦州城,被一道道寨墙壕沟团团围困,城外数里的旷野间尽是清军修砌的寨墙与挖掘的壕沟,同样是那种清军惯用的两沟三墙式。

一道高厚的主墙与深深壕沟,再加上两道略浅的小壕沟,而其中第一道壕沟之前,皆打上一排粗大的木桩拒马,木桩上还绑着一根根绳索,绳上挂着一个个铃铛,一旦有人冲出必然引起铃铛响动,从而示警给守御壕沟的清军。

而每到夜晚时,清军更是在这排木桩旁布置许多的猎犬,它们耳目极其灵敏,一丝响动都难以逃过它们的监视。

更由于是在平川旷野之上,围困锦州城的这些寨墙壕沟,甚至比清军前时在乳峰山与黄土岭上修砌的更为高深,那一道弯弯曲曲的主墙,再加上墙前的壕沟,死死围住了整个锦州城。

特别是这道既高且厚的主墙,朝向清军自己的那一面,还修筑了许多的垛口,让围城的清军可以从容依垛而守。

因为这三道壕沟相距并不远,都在清军弓箭与鸟统等火力打击范围之内,所以城内大明守军若是想冲出来,还是非常困难的。

前次,明清双方大军在乳峰山、石门山大战之时,祖大寿就派出数千精锐将士从城南杀出,想要与明军汇合,就是被阻在这三道土墙壕沟之前,而不得突破。

清军围困锦州的这一道主墙之后,便是清军各旗的大营所在,营地前同样又有挖掘的矮墙壕沟与拒马桩,等若围困在锦州城外一共有四道工事屏障。

再加上壕沟前木桩拒马上的铃铛与猎犬守护,这些满洲土狗可都是他们训练的猎犬,那可是个个都异常机警,每闻夜间铃响,就群起而吠,使明军的夜间偷袭,大多成为一场空谈。

锦州城内的祖大帅,也曾经无数次派兵尝试突围出去,却都难以冲破清军的围城,最后也只能老老实实的缩在城内严防死守。

可现在的锦州城内,粮谷还算充裕,然经历一年多的围困,不得出城樵采,城中的薪材早就烧光了,甚至连能拆掉的屋舍都拆毁,为的不是取木守城,而是为了引火烧饭。

不但如此,在清军大规模从石门山等地撤兵以后,锦州城的东面与北面原本防守不严,可此时也同样一道弧形的寨墙,拔地而起,同样是那种两沟三墙式。

而且,这些新修的寨墙更高,壕沟也更深,且在每一道壕沟之中,更是密布了尖利的木刺陷阱。

原本,汉军各旗的乌真哈超炮营中许多大小火炮,就布置在这些高高的土墙上,时时轰射锦州内城。

而今却大多被调往女儿河北岸,在这里新修砌了一座座炮营阵地,这些火炮的射程几乎笼罩了女儿河,其目标便是准备渡河的明军。

明军渡河之初,首先要面对的便是这些汉军的火炮,其后便是他们与朝鲜军士的火铳轰射。

即使明军能顶着汉军与朝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