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二章 荣耀与责任!(2 / 2)

这些贡士来说,臧否时事虽然也是寻常,但真能够对变法有深入研究,又能够熟知变法弊端优势的人并不多,大多是流于表面的。

像陈宓这样又有后世的思维见识,又有亲自接触过变法,甚至亲手给青苗法收尾的人却是少之又少,或者说是绝无仅有的,所以对他们来说,这个策论不好写。

当然也有洋洋洒洒下笔便写的,下笔如有神一般,但对于政局时势这些东西,足够多的信息量,才能够真正写一篇能够征服精通政务的皇帝大臣的文章。

即便是早就知道题目的陈宓,也得仔细写十几遍文章,修改了几十次,才敢说写了一篇好文章,对于其他的人来说,只能是将就了。

陈宓心中早有文章,只是将文章抄下便是了,慢慢地抄写,力争每个字都写得端正勿有错误。

即便是慢慢来,但也比其他的人早早完成,完成之后,陈宓便搁笔,等候字迹风干,又检查了一遍名字等。

确认无误后,才封上专门用来糊名的封条,装进袋子里面。

稍后这些袋子便会送去试卷房,然后由评卷官花费了两晚一天的时间,也就是说到了后天,这些试卷便会分出名次来,然后送到崇政殿。

由皇帝确认之后,才会拆开弥封,一般情况下,皇帝都会确认这个结果,不过皇帝依然还有最后定夺名次的权力。

因为状元的名字是很重要的,或者说状元的名字、颜值都很关键,若是拆封之后,发现状元的名字犯忌讳,或者说状元的样貌不行,都有可能要换一个的,毕竟状元可是国家的门面。

不过这些与陈宓没有关系,他将试卷写完封条之后,等考试结束,便跟着大众一起出宫,然后坐上马车归回各家了。

剩下的便交给皇帝大臣们去处理了,他只要在三天之后,跟着大家一起去东华门外等候唱名便是了。

所谓东华门外唱名,便是等候公布上榜的意思了,若是上了榜,便也也就成了韩琦韩相公所说的东华门外唱名者才是大丈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