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潜流(2 / 4)

是明星。

她很有怨念:“我喜欢肤浅。我喜欢演偶像剧。”

白羽托着下巴:“一样一样的。”

方沂摆手:“恰好相反,最喜欢正剧。”

郭凡总结:“所以上帝给有些人开了一扇门的同时,还开了几扇窗,还恨不得凿一个烟囱出来。我们各自都有各自的苦,但有人的苦确实比别人要少得多……”

众人深以为然。

艺术这一行最看天分,很不公平,完全不是勤能补拙。这些人的困难都可以用天资不够又不愿躺平来解释。

而且还有一些不正当竞争的。

“就比如去年的金马奖影帝,阮惊天、秦浩、泥大红,王学琪,后三个是大陆人,头一个是宝岛本地小生,诶,他就那么牛,击败了其他人夺得影帝,你说你要是秦浩、泥大红,王学琪……你不得骂娘?人生也许就那一次机会,别人使出盘外招,让你错过了。”

靳冬提到了金马奖。

由于宝岛电影产业衰落,近年来金马奖的多个奖项几乎都是大陆影人在提名,然而却出现了宝岛影人总是能笑到最后的情况。

如果是一次两次倒也能圆过去,次数过多就不可能是偶然。

去年这种暗箱操作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罕见的激起了两岸三地(包括宝岛本地)影坛的集体批判。组委会焦头烂额,不断给自己匪夷所思的选择找补,以至于成立了调查委员会,最后当然给出“无暗箱操作”的结论。

这也是头一次详细揭露了评选过程:评委席在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影帝、最佳纪录片……等等奖项全部分给宝岛影坛之后,发现完蛋了,大陆一个也没有,可能要挨喷。

那怎么办呢?

把影后给大陆吧。

啊!这影后是老老实实评的,宝岛的张艾嘉票数最高,那怎么办呢?

那就把大陆所有候选人的票全加到一起,然后给票最高的那个大陆人,好,就是你影后了。

确实不是暗箱操作啊,那得是明箱操作了。

金马奖评委席于是得到了大换血,方沂这就是参选的头一届。也许是为了找补,他的《情书》拿到七项提名。

“结果可能是大获全胜,也可能是颗粒无收……金马奖是干得出来的,你不要以为人家干不出来!”

靳冬喝酒之后很敢说。方沂怕他这些话被录下来了,到时候闹出一些大新闻,于是招呼白羽勐灌他酒,打算索性把他灌晕。

气氛在小店老板索要合影的时候达到了最高潮。靳冬悠悠的醒来,问道:“会挂在墙上吗?挂哪?怎么也得挂前几个吧……”

“卡擦!”

留了一张照片。

这张合影像是开了个阀门,一大群在外边儿围观的学生们冲进来要求合影,方沂他们速度结账后且战且退,一路退到了央戏校园里,被粉丝们追得满操场到处跑,看到了读书时各种熟悉的景色。

一边感慨,一边加紧跑,大家体力不一样,清醒的程度也不一样,于是渐渐走散了。

靳冬和白羽、郭凡这仨一块儿,发觉没啥人追他们,于是在单双杠那无聊的踱步,看戏。

方沂和宋老铁一块儿,在操场的另一头。

那仨发现宋佚不管是往哪跑,都始终往方沂的方向靠近。靳冬抬了抬眼皮,道:

换源p

“其实他这个服务平台啊,对新人来说并不友好,不直接给资源嘛……对我们这些有业务的老油子来说比较好,省事儿。那怎么办呢,我支一招啊,就像这个女同学一样,死死盯着方沂,就抱他的大腿知道吧,他有资源,他没资源也有渠道……我说你们以后没事儿就去他那儿晃,你不晃荡再过几年同学情就忘记啦。知道吧,我的经验之谈。”

白羽道:“是不是过于谄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