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三章 三件事(2 / 3)

最长一梦 屋外风吹凉 180 字 2022-11-19

是我们目前的主要矛盾。子弟学校的事呢,你可以继续做下去,只是不必声张,就像你做生意,闷声发大财嘛。”

众人都笑了起来,洪老笑着问道:“张青同学,你这个子弟学校,是准备只招收杜鹃集团的子弟兵吗?”

张青忙道:“并不是。第一阶段,是准备以集团为试点,看看能不能成。如果可行,计划第二阶段,办几所面向社会的农民工子弟学校。如果第二阶段仍能成功,我相信有了这个示范效应,社会上其他企业,一定会纷纷效仿。”

洪老欣慰道:“小张心中是有大爱的,这比有钱了花天酒地、胡作非为要好的多。这件事,就像隋老说的,你放手去做。除了隋老叮嘱的不要声张外,其他的事一概不用理,一些怪话,也不必听!”

张青高兴的应了声:“欸!”

“哈哈哈!”

三个老人都笑了起来。

隋老又说道:“第二件事,是关于你手里那几项特种钢技术授权的问题。科工委的同志官司都打到我这里来了,说张青同学的媳妇狮子大开口,授权费要的太高,他们吃不消啊!”

黎主任好笑道:“这件事是不是有什么误会?不应该啊。张青,你是不是不知情啊?”

张青认真道:“这件事我是知情的,也是赞同的。”

洪老道:“那你肯定是有自己的理由,说说看。”

张青道:“这件事,是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视。其实将技术授权给科工委本身,我们肯定没有问题,根本不去谈钱的事。但是我们希望科工委能够保证,下属的国营钢铁企业,不能将这些技术用于民用经济领域。或者,他们也可以用于民用经济领域,但需要支付专利费。只是他们始终不同意,根本连谈判的空间都不留,太傲慢了。”

科工委是洪老政务院分管的,他闻言后拧眉道:“你的这些技术,都申请专利了没有?”

张青道:“申请了的。虽然说来路不是那么光彩,有趁火打劫之嫌,但我们的确是从韩国钢铁企业买到的技术。然后耗费了相当大的精力和财力,组织人材吸收消化,取得了突破,并立刻申请了包括港岛、大陆、暹罗等方面的专利。随着入世的脚步越来越近,如果我们现在不申请,将来是要吃大亏的。知识产权如果得不到重视,那么在高精尖领域,我们永远只能做一个抄袭者。”

洪老沉吟片刻后,缓缓道:“世界第一部专利法,是1474年颁布的,叫《发明人法案》。我们呢,是1984年才通过的第一部专利权法案。这五百年,是东方从强盛走向衰败,西方从野蛮走向文明,此起彼伏的过程,是该重视。”

张青道:“从赚钱的角度来看,杜鹃集团的盈利方向并不在国内,所以,收取专利费,绝不是为了刮一层油。我名下的基金会在美国股市上赚取了天文数字的财富,但这些财富想转移回国内,相当困难。白头鹰从来不是善堂,所以那些钱,绝大部分都要消费在美国。可那么大笔钱,买什么呢?

基金委员会认为,还是要买技术。买那些对于美国不那么先进,落后一代到两代,但对国内而言,还远远没有达到的技术。主要是涉及民生的技术,譬如医疗设备、农业机械以及材料技术等等。再以这些技术为,研究深入。不然,在高精尖领域,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只会越拉越大。因为我们在进步的同时,他们进步的更快。

但是,如果知识产权得不到保护,一切都是虚的!

辛辛苦苦弄回来的技术,被人打着为人民服务的名号理所应当的拿走了,这往后谁还会去发展技术呢?

我直接到处圈地,弄些水泥钢筋建房子,发展房地产不是更暴利?”

我们不可能永远用廉价的劳动力,靠压榨农民工的血汗去竞争,去换取外汇。

为什么国家强大了,但百姓的幸福感却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