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一章 哪里出了问题(2 / 4)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216 字 11个月前

新政的?还是说,那些多占土地,少交赋税之人,会心甘情愿的将已经装进兜里的好处给拿出来?”

潘德善低下头,默默的呢喃着,最后低声道:“人心向背,趋利而往,自是不能的。”

“便是如此道理,所以现在容不得有一丝的闪失。而这河道上的事故,也绝不能牵扯到潘尚书你,便是河道总督衙门里的官员,也绝不能被牵连到!”

高仰止掷地有声,目光坚毅。

新政里的很多东西,都是自己提出来的,在内阁中合议奏请陛下准允,最后昭告天下的。

那里面有很多东西,都是自己在交趾道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实践并且得到了检验的。

朝廷只要一步步的厘清地方上的阻力,将新政的每一条都真正的贯彻下去,这座天下必然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潘德善此时也终于是醒悟了过来。

他抬头看向在前面已经走出去一大截的皇太孙,望着那道有些单薄的背影。潘德善的眼中不断的闪烁着流光,他当即提着衣袍,加快步伐追赶上去。

等潘德善终于是赶到朱允熥的身后。

他已经是沉声开口:“殿下!”

朱允熥闻声停下了脚步,缓缓转过身,看向眼前由自己一手提拔到河道总督大臣位置上的潘德善。

他微微一笑,淡淡开口:“绝了要以死谢罪的打算了?”

噗通。

朱允熥话音刚落,潘德善就已经是拱手,双膝跪在了河堤上。

“臣……殿下于臣之恩遇,臣无以为报!”

潘德善张开嘴,却发现自己竟然不知道说什么。

朱允熥笑笑:“孤不要你有什么报答,只要你能好好的治河,让黄河真正安澜,便是对孤最大的报答了,也不枉孤对你的一片信任。”

潘德善双眼在一瞬间染红。

古往今来,多少能臣干吏,是希望能够遇到一位给予信任的君主。

士为知己者死,良禽择木而栖。

从古至今,多少英雄豪杰,便是因为不曾遇知己、落健木,而陨落在那时代的浪潮之中。

潘德善的额头重重的磕在河堤上。

“黄河一日不安澜,臣便一日不下河堤,势让黄安安宁,不再祸乱中原!”

朱允熥上前一步,弯腰俯身,轻轻的拍了拍潘德善的肩膀。

“安心治河,余下之事,皆有孤在。”

……

五日后。

只是穿了件锦衣的朱允熥,在田麦等少数几名暗卫护卫下,带着王信陵、牛大富二人,已经是从兰阳县沿着黄河河堤一路往西,到了河南府境内的孟津县东北方向附近河堤下。

而高仰止与潘德善,则是在马洪庆带领的兵马护卫下,领着一帮北巡的官员,落在后面,大抵还要两三日方才能赶到了孟津县。

朱允熥之所以选择刚在兰阳县见过潘德善,便立马赶到孟津县,便是因为河道总督衙门在黄河河道里修筑拦水坝、减水坝其中之一,就是在这孟津县境内的河道中。

另一处修建拦水坝、减水坝的则要继续往西,进入陕州府境内,陕州城北边的河道中。

要查拦水坝、减水坝为何会毁坏,必须要亲赴现场,亲眼瞧一瞧到底是个怎样的景象。

而在暗中,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孙成,也早已带着人潜入孟津县,暗中调查可否有情蔽存在。

孙成一路,朱允熥一路,高仰止一路,兵分三路,虚虚实实,让人难以分辨真意。

沿着河堤赶到孟津县内黄河河堤下的朱允熥,目光有些凝重。

相较于兰阳县境内的情况,孟津县这边作为拦水坝、减水坝毁坏之后,首当其冲受到河水冲击的地方,其情况明显要比兰阳县严重的多。

直至今日,河堤上还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