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提前两百年的一条鞭法(2 / 4)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220 字 8个月前

堵了也能平白征辟百姓做工。

朱高炽思考了良久,脑袋不由自主的点了点。

“摊丁入亩这桩事情已经做了很久,朝廷这些年新增税赋田亩数百万顷,可见地方上对百姓之压榨是何等残忍。此时有摊丁入亩在前,剔除徭役,计亩征银,正得其时。”

大明朝最新的田亩数额账册,户部有存档,内阁笔架库里也有存档,玄武湖中间那座湖心岛上亦有。而除了这三处之外,税署衙门同样存储了一份。

大明朝如今的家底到底有多少,朱高炽作为税署署正,清清楚楚。

只是。

在肯定了朱允熥率先提出的一条鞭法之后,朱高炽却是面露迟疑。

“人们想出的法子,一开始大抵都是好的。”朱高炽轻声开口,目光盯着坐在栏杆上的朱允熥:“上行下效自是最好,可往往大多数时候,底下人总是能钻到空子。朝廷欲要推行一条鞭法,百姓势必要将粮食售出换作银钱。

大明如今坐拥瀛洲四道,金银年年增产。欧罗巴一地之夷商往来不绝,夷商海船日趋增多,堵塞水道,国库银钱收益稳定。此前亦有交趾道、占城道等官府上奏朝堂,地方探明矿藏,可择日开采。

大明如今不缺金银,可百姓卖粮换钱,必将经由民间之商贾,若商贾贪心,抬高银价,则百姓依旧贫也。

折徭役以官府出钱雇佣,此法固然是好。可地方毕竟远离朝堂,难免会有人敢行欺瞒之事,私下里仍加派徭役,则百姓依旧苦也。”

曾经。

在北平城燕王府里,朱高炽觉得自己是个聪明人,觉得只要给自己一个机会,便能做造福万民的大事情。

可当他南下京师,就任税署署正以来,却看到了很多过往不曾了解过的现实。

为何像他这样的人,都选择了默许税署税兵增多,默认税兵们在地方上征缴税赋钱粮的时候,对敢于对抗和欺瞒之辈以严刑惩治。

就是因为他清楚,现实就是那么的残酷,若是没有朝廷出手,地方上的百姓只会过的更加艰难。

杀人于无形之中。

但凡地方上有百姓得罪了人。

都不必出钱雇打手之类,只消知会地方上的粮长里正一声,朝廷和官府那繁多的徭役,就能让一户人家死绝。

便是死绝了户,旁人若是过问起来,程序上却挑不出半点的毛病。

朱允熥只是笑了笑。

却让朱高炽后背一阵发凉。

他忽然下意识的开口试探道:“你不会是要让我去弥补这些漏洞吧!”

……

暂时没有人知道,燕王世子、大明税署署正朱高炽,到底又被强加了什么担子。

但观望着的人们,却终于等到了直隶总督衙门的后手。

天一亮。

在家一夜无眠的邹学玉,便精神抖擞的夹着几份厚厚的本子进了总督衙门。

总督衙门里上任的官员,大多都是朝廷这两年新进的官员,尤以心学子弟为主。

衙门是新设的,官员也是新进的。

整个总督衙门就如同是暮春之下的野外山里,生机勃发,昂扬向上。

随着邹学玉到衙点卯。

整个总督衙门也开始正式运转了起来。

有胆大的人,无视衙门口戍守的官兵差役,便听着总督衙门里先是一阵嘈杂,随后便陷入到一阵寂静之中。

最后。

便见数不尽的总督衙门官员,从衙门里冲了出来。

拴在衙门两侧的战马,一匹匹的离去。

总督衙门又要出招了!

在外观望着的人们,心中一个咯噔。

消息,大约在半个时辰后便传开来了。

大明直隶总督衙门颁布公文,今日伊始,凡直隶道一十八府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