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六章 汉奸必须死!(2 / 4)

大明嫡子 肉丝米面 217 字 5个月前

!”

老翁挪挪嘴,没有出声,摆了摆手,连院门也忘了关,便往家中走去。

路上,老翁还满脸鄙夷的嘟囔着:“那帮倭鼠怎么还没死绝?”

孙成完全没有想到京师百姓会如此的热情。

尤其是在倭人的问题上。

譬如,巷口那老李家的孙子,原本振振有词什么都不记得了。

然后在他老母接连一阵的狠揍之下,哭声震天的为孙成指了一个方向,并且发誓如果说的是假话,这辈子尿尿都会洒在脚上。

在取得那孩子老母的确定之后,孙成便满意的离开了。

这一伙潜入应天城的倭人很谨慎。

孙成他们这一队人,整晚都在应天城里打转。

那些倭人似乎是知道事后会有人追查线索,以至于到了子夜之后,孙成这才带着人,站在了应天城小安德门外面。

而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在城中七绕八绕的穿梭了大半夜。

应天城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概念。

自从朱元璋占据应天城之后,便开始营造这座城池。

等大明立国的时候,朝廷又下旨迁徙地方富户定居京师,且一同下旨扩建应天城。

于是,应天城从里到外,就有了皇宫、皇城、内城、外城这样的区分。

小安德门就在应天城南,聚宝门西南方。

而在小安德门里面,则是聚宝山。

山西边有好几座寺庙。

有关于这批潜入应天城的倭人最后的去向,还是能仁寺的一个小沙弥告诉孙成他们的。

出了小安德门。

便是真正的应天城外了。

得益于近几年应天府大力开发治下经济,顺带着又给应天城外的田地和村庄重新规划。

如今的应天城外,可以用阡陌交通,纵横均匀来形容。

一座座村庄,刷着整齐的洁白石灰墙,所有的屋顶都是产自应天府的红色砖瓦。

大明对百姓而言,总是格外的宽容和大方。

除了不能用明黄琉璃瓦,百姓用什么颜色的瓦片都是可以的。

而当初时任应天知府邹学玉又觉得,红色瓦片盖在屋顶上,很是鲜艳喜庆,于是整个应天城外的村庄都换上了红瓦片。

“倭人出城,会往哪个方向潜逃躲藏?”

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一名千户官跟在孙成身边,小声的询问了一句。

夜色下,城外村庄的红色隐隐约约,成了很好的分辨方向位置的存在。

如今锦衣卫指挥使还是蒋瓛,北镇抚司的镇抚却已经是张辉了。

自从孙成开始跟随朱允炆前去寻常新大陆,他在锦衣卫内部就只剩下了品级而无具体的官职。

但这并不代表,北镇抚司的千户官就能无视孙成的存在。

毕竟自从前些日子孙成乘坐快船,先于舰队悄悄返回京师,锦衣卫指挥使司衙门里就已经有传言,他将会成为下一任锦衣卫指挥使的不二人选。

孙成目光锁紧:“我们要清楚,倭人潜入城中,犯下杀人的案子之后,他们会如何潜逃?”

千户官眉头微皱:“海军当日就得到消息,将整个长江水面封锁起来,凡是过往船只,必然接受检查。而从目前我们掌握的情况来看,城中必然是有人配合这帮倭人的。所以倭人肯定也清楚,从长江口出海是不可能的事情。”

这是很明显的事情。

自从大明水师更名成大明海军,就不单单是名字上的改变。

而是整个海军舰队实力的突飞猛进。

过去,朝廷若是说要封锁某一条水道或者是海面,可能会有人能找出无数的漏洞。

但是现在。

只要想一想,数十艘战舰横陈水面之上,且吨位还远超过去,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