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容后再议(2 / 4)

小部族屠灭,中、大部族青壮斩首一半,以儆效尤。若提前举报则可免于处罚。

其次,将云中的鲜卑族十五岁以上、四十岁以下青壮,全部打散整编,采取十抽七,留各县城附近或聚集地三成;另三成留在云中郡各兴汉军驻地,在统一指挥下,负责协防或后勤补充劳力;剩余四成随各部族头领往兴汉城,除部族头领外入苦力营至少三个月,表现良好者可加入兴汉军,各部族头领可携少量家眷,若真心归附且依据才能大小安排兴汉城任职。

再次,同兴汉民众规定相同,所有鲜卑人不得私藏杀伤力大的武器,游牧所用弓箭必须符合规定,若经发现以谋叛罪论处。而且三年内,兴汉军有权在需要时征调不高于三成的鲜卑青壮从军,现部族所有战马充军,兴汉军以生活物质补偿。

最后王博郑重承诺兴汉城会在一年内逐步改善鲜卑人的生活条件,与其他汉族民众一体同仁。断不会强制改变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不愿意从事耕作的,可在专门于云中郡内划定的牧场内安置。

戴胡阿狼泥和一干众人商量一阵后,只对强行征兵一条提出异议,但王博强硬回应吾兴汉城全民皆兵,这已经算是优待其众了。鲜卑众头领了解了兴汉政策后,也都点点头表示愿意接受安排。

看着此次咸阳受降完美收官,十分满意,当下于大帐内设宴,拿出军中携带的兴汉酒招待戴胡阿狼泥、须卜骨都侯等人。酒宴上对鲜卑人极力安抚,同时对失散或现居于云中郡外的其他鲜卑人来投,也表示热烈欢迎。

酒酣脑热之际,王博也直抒胸臆先前的惨烈搏杀只是兴汉人生存之争,手段有些激烈,今后若兴汉、鲜卑、匈奴和睦相处,定不会再出现如此情状。并发出倡议各族当排除敌视,存异求同,共创盛举,齐心守护乱世中的这片净土。如此情真意切的话语得到大家的热烈回应。

在咸阳城呆了数天后,与若有所思的须卜骨都侯分道扬镳,留下牛大、牛飞虎率领万余将士驻守咸阳城,王博仅带着一千赤虎铁骑,领着大量鲜卑青壮浩浩荡荡回返云中城。

王博之所以敢带这么少的兵力与众胡同行,除了坚信自己有许褚、狼枭卫的保护安全无虞外,也有对鲜卑和匈奴人的考验。不过戴胡阿狼泥等一路上并没有任何反常,而须卜骨都侯也表现的比来时恭敬许多。

一路无事,回到云中城,王博经过再三思考后,依照汉制任命陈到为云中护鲜卑校尉,统领云中郡兴汉军权,驻守云中城,配合廖化、牛飞虎等人守好兴汉军的粮仓。

简单安排了云中的一些事务后,王博率众向云中郡最南端的沙南县行去,依约前往缘胡山与羌渠会盟。

数日后,绕道沙陵、阳寿的王博一行赶到了这座状如土丘、绿草成荫的缘胡山附近,南匈奴大单于羌渠亲率於夫罗等众部落头领迎接,双方登上这并不高大,但视野开阔的山顶。微风轻拂下,在友好热烈的气氛中订立盟约,共誓传承守护匈、汉世代友好之兄弟情,若有宵小背离此誓,人神具厌之、诛之。

王博同意匈奴人的通商请求,专门在沙南、阳寿两县开放集市,由匈奴人协助设立交易场所。所易之物除兵器、精铁有所限制外,其它均可自由交易,兴汉城只收取远远低于汉庭其它郡县的税收,如有特殊交易由双方派使者商谈。

羌渠也承诺匈奴、兴汉亲如一家,结为盟友,若遇战事,只需持王博手令,南匈奴部必会出动不少于万骑精锐助阵,且自备粮草,兴汉军只需战时兵甲、医护之类即可。

双方在沙南县成立易酒处,专门用于兴汉酒交换战马的大量交易。普通胡族中、上等战马为最低档次的交易战马;优质的西凉战马则交易价值翻倍;如果能寻到西域宝马的话,双方派高级官员接洽以确定其价值。

至此,兴汉军通过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