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放下心了(2 / 4)

乱子,让村子蒙受损失。

可现在,两个多月风雨过去,这些玉米不但没有出现问题,还和去年实验的一个样,一个个长的老大老粗了,剥开一个,就能看到里面瓷实的玉米粒,一个个不仅饱满还个头不小。

这要是晒干了,磨出来的面粉的更多。

杨大壮现在心里除了感激杨小涛搞来这么好的种子,就是感激杨太爷的力排众议。

否则,看这情况,自己不得后悔的撞南墙?

就是如此,他还是有些自责。

“今年秋玉米,全部都种上。”

心里想着,却是大手一挥,早就等不及的青壮劳力们挥舞着镰刀,立刻上前。

杨大壮也走到田地里,弯下身子,刀锋向前越过三颗玉米杆,然后向后用力啦。

卡噗

卡噗

卡噗

连续三声,三颗玉米杆就被杨大壮攥在手心里,感受着沉甸甸的重量,心中充满喜悦。

迅速将手上的玉米杆放在身旁,继续向前迈着镰刀。

在他身后,妻子王氏带着竹斗笠,拉起放到的玉米杆汇集起来,然后左手捏住玉米棒子的末端,右手用力往下一掰。

啪嗒一声,一个被连皮包裹的玉米就脱离玉米杆,随手将其扔到一旁的篮子里。

至于里面的玉米棒子,还要在找时间扒出来。

剩下的外衣,晒干了不仅可以烧火,还能进行手工加工,村里老人用来编制蒲团用的就是它。

顺手丢到一旁的地里,然后再去掰另一个。

身后自然有人收集起来,统一带回。

卡噗

啪嗒

两人配合的节奏就如同这劳动的声音,清脆动听。

一时间,整个田地里都是噗噗噗的声音,如同收割机一般,将一片片黄色玉米林清理掉。

杨太爷坐在小山一般的玉米堆前,手上动作麻利,双手一撕,然后用力一掰,一颗粗大鲜嫩的玉米棒子就出现在手中。

杨太爷用手掂量掂量,左右都是忙碌的众人,“这一个最少半斤沉!”

旁边一老头看着乐呵,“这有啥,我这都是这么大的。”

杨太爷说着将玉米扔到身后的筐里,旁边几个小子两人用力将满筐抬走,送到打谷场里,摊开晒干。

杨太爷继续扒皮,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

这会,一直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周围一些老头老太太也是如此,今年格外开心。

他们都是庄户地的老人了,收成的时候,打一眼就能估算出大体产量。

像现在面前的小山堆,不说往常年,就是去年也是收了大半玉米地才有。

可现在,听运送回来的杨石头说了,也就收了三分之一。

剩下还有好多呢。

杨太爷心里甜蜜,这说明什么?

说明这些棒子大,收成好啊。

“他太爷,你家那孙子,挺牛!”

身旁的老头竖起大拇指头,眼角间有些湿润。

“这次打这么多粮食,咱村里人,到头来不用挨饿了!”

杨太爷听了,自豪笑起来。

“小辈儿自个有想法,咱们这些快入土的,能帮就帮,帮不了的给他们看住了家就行!”

“说的是,说的是啊。”

“对了,那小子有媳妇了没?”

“这臭小子,没呢,等下次回来我得说道说道了,不能没个人照顾啊。”

“是开,是开。对了,我家老二那闺女可…”

“可拉倒吧,那闺女才十六,你别说了,干活!”

杨太爷一听,立马开口止住话题,这一会儿功夫几个老婆子已经把头竖过来了,要是他这边开个口子,今晚上就有人领着闺女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