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新项目(3 / 3)

另一边,杨小涛走后杨佑宁三人并没有散会。

“这东西听着就不错,打水井,然后配合咱们生产的压水井,简直就是绝配啊。”

不过话说回来,要是真的将蒸汽机做到简单实用,那这用处可就大了。

徐远山说了一句,陈宫不以为意,“我相信他。”

“具体人数,我跟老刘到时候商量商量,听听他的意见。”

“什么?你说什么?”

现在让人跟在杨小涛身边,怎么也能学点本事。

杨佑宁点头,他看出来了,这里面最关键的就是蒸汽机。

而且为了保证质量,不少订单都发到他们轧钢厂了,年后这段时间,暖气炉的生产车间一直都是满负荷运行。

就是上级也是隔几天一通电话,除了表扬就是加任务,尤其是暖气炉,南边驻防的人反应回来,海拔高温度低的地方,反应最为强烈。

“那个,也不是新项目,毕竟蒸汽机这东西出来两百多年了,现在国内也又不少用着,算不上新项目。”

“人员就从工厂里挑选,要勤快的,肯学习的,最好是年轻有活力的,能跟得上杨小涛思路的。”

只是效果如何,他心里也没底。

“那谢谢大茂哥了!”

杨小涛想的很多,在办公室里拿出本子开始计算。

“去把徐远山,陈宫叫来。”

“海棠,吃饭了,听说二食堂主厨做的锅包肉是一绝,今个我请你!”

杨小涛抬头看到娄晓娥自信的脸庞,抬手看看时间,“差点忘了吃饭。”

他需要赶紧将蒸汽机搞出来,虽然差了一些资料,但他需要的是小型简单的蒸汽机,太复杂不适合轧钢厂生产,太大了不适合推广。

现在,他们轧钢厂隐隐成为新型产业的龙头,这也是刘书记隔三差五就被叫出去的原因。

这样的日子看起来很无聊,但在娄晓娥的心中,这样的日子挺好的,至少比待在家里强。

“挺快的,这趟出去听说泉城那边都表扬了,我这广播稿还没写完呢,下午有空找您谈谈?”

徐远山开口询问。

“行了,赶紧说说,什么好东西?”

这也算是未雨绸缪吧。

虽然未必会有多沉,但能让人感受到他们对杨小涛的重视,这就行了。

甚至听到蒸汽机这东西,就兴致勃勃,让杨小涛很是不解。

没办法,经济要发展,就得有路子。

见杨小涛这副风轻云淡的模样,杨祐宁没好笑的摇头。

于海棠见了杨小涛脸上露出笑容,率先开口,“杨工,您回来了?”

杨小涛赶紧上前接过。

等杨小涛说完,三人对视一眼,最后陈宫率先开口。

陈宫听说杨小涛有新项目,就让杨小涛自己先说说。

杨小涛还没说完,杨祐宁就从座位上站起来。

南边的解决了,可西北那么大片地方,这块市场可就大了。

二食堂,杨小涛跟娄晓娥径直走来,门口还有人在排队,杨小涛看到王法几人,过去打招呼。

随后走到后面排队。

“没想到,换了个主厨,二食堂竟然起死回生了!”

杨小涛知道张庆军的本事,心里也是佩服。

娄晓娥听了点头,“这张师傅的手艺比傻柱不差,主要是油水足,打饭也没那么多讲究,大家伙吃了几次,都来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