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好口才(1 / 2)

谢其琛能明白,谢老汉是顶着压力让他念的学,要知道他一年的束脩,让家里更为紧张了。

奈何他前世成绩再好,他也花了尽好几年的时间学着这些古文,识这些繁体字。他前世是理科生,现在改学文科了,这虽不至于从头来过,但也是要花时间去学。

所以刚进学院的前几年,他确实要比他人用功些。每日挑听夜读,不说这个时代名人名诗,还有大家的手抄本他都有看遍,但也看了八九不离十了,这也归功于学堂的藏书阁。

谢其琛就读镇上的青山书院,不要小看这小小青河镇。这青河镇乃是当朝皇上的老师余阁老所生所长之地。

要说起这余阁老又是青山镇的另一个传奇。这余阁老本出身寒门,但生性好学,且为人刻苦。所是当年是连中三元的状元郎。

后又入阁封相,还是帝师。这青山书院便是余阁老告老还乡所创立的学院。

余阁老的传奇不知激励多少寒门子弟。他们十年寒窗苦读,又想着自己也能如余阁老一般,一朝能鲤鱼入龙门,入阁封相,光宗耀祖。

所以从各县各州所来求学的子弟,多不省数。入余阁老的门生。

谢其琛当年考入青山书院入余阁老的门下,自然花一大番功夫的。

自已平日里多帮家里干些农活,谢老汉都怕会耽误自己的学业。若让爹娘知道他有时还帮人抄书赚钱的话,不知道又该怎样多想了,谢其琛秉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从没透入出他在学习课余之外,接抄书的活。

他想着日后自己考中了秀才后,在同自己爹娘说。这样他们也不会太多计较了。至少在谢老汉他们看来,这秀才也是不得了的。

其实谢其琛也有着他自己的打算,他想着自己这次出门,一走便是一个多月。若家里有些什么事,急需用银子,那他放在谢李氏的五两银子,倒也可以派上用场。

也不是他十分相信谢李氏,只是觉得他二人即已成夫妻,那有些信任他还是愿意给的。

退一步说,若谢李氏这几日也只不过做戏般,为人真如传言般,为人私利,那他也只不损失几两银子罢了。谢其琛的谋光里突然闪过一抹厉色,但随即消失。

谢其琛的变色是如此极快,既便是李香兰前世在那水深的苏府待过的,也未能捕抓。

“娘子,我抄书的秘密,还望帮我在爹娘面前保守。还有这次出远门,若家中要用急需用银子的,你在拿出。若爹娘问起,你便寻个什么借口搪塞一二即可。”

李香兰也知道这谢家二老对谢其琛的学业有多为看重。这谢其琛这次若是靠中了秀才还好。若是不中的话,定会以为他帮人抄书耽误了自己的课程。

所以谢其琛这番交待于她,她也知道要怎么做了。

“相公,我觉得你接抄书的活,也只是想赚些钱,好贴补家用,不过这抄书的活不光费时费力,这抄的的时间久了还费眼睛,又耽误你的课业。”

“相公,其实我觉得我们可以想个别的法子赚钱,”李香兰边说边抬眼看他,她本不想提她想做糕点卖之事的。但今日看他也对钱烦恼,便抱着试试的态度。

看他并没有不快,且那眼眸在听了她的这番话,眼里随之一亮。李香兰便觉得心里又有了些底气。

“相公,其实我不光会做饭,我还会做糕点,你在镇上待过,便也知道这糕点虽价钱贵些,但也不乏没人买。”

“你会做糕点?”这到还是让谢其琛感到有些意外。他想她今做的那些饭菜已是她的极限了。这农家姑娘会做饭菜,到是不足为奇。但会那又精致又好吃的糕点,那就难了。这毕竟也是门手艺,要知道没特意去学过的,那肯定是不会的。再说了,这十里八村住着的,谢其琛也没听过谁会做什么糕点点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