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又是新的一年(2 / 2)

人真的太贫穷,夏天穿鞋的都不超过一半。

谁知时过境迁,张禹根家老五办起了村办厂,据说有工人二三十,一个月能挣一两千块。

老大张月生更是牛逼哄哄,头昂得老高,无他,有“自强建筑公司”托底,有联运公司的关系,他跑船来回都是满载,赚得真不少。

他是个心大的,不准备早早地把借黄瀚的钱还上,谋划着开了春就去银行贷款再买一条八十吨的挂桨船。

以前的他没有抵押物,跑去银行两眼一抹黑根本借不到钱,现在截然不同,他有一条价值四万五千块的全钢挂桨船。

因为有黄瀚打招呼,黄道武照顾,张月生买船时用不着排队,还优惠给了他一千多块钱,总共花了不到三万八千块。

但是物价涨了,船价也涨了许多,张月生现在如果肯把船卖了,四万五千块钱人家抢着要。

他是个精明的人,看到了这里的巨大好处,认为再买一条船肯定能够赚更多,哪怕坐等涨价也吃不了亏。

老二张菊生、老六张吉生挂靠黄进的“自强建筑公司”干得风生水起,现在也肯定是万元户,只不过他们手里不可能捏着现钱,大部分钱都变成了建筑队的家伙事儿。

由于张禹根还建在的缘故,跟父母住在一起的老六张吉生比原本轨迹好多了,身上根本没有一丝暴发户的张狂。

估摸着有父亲多教育几年,张吉生的人生轨迹能够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肯定不会是“狗熊掰棒子”最后什么都没有了。

现实中这小子离婚、结婚、再离婚、再结婚,然后独善其身,唉!都是有两个钱烧的。

黄瀚特意端着酒杯来和张禹根聊天、喝酒,俩人一个未成年,一个要保重身体都不能多喝,浅尝辄止。

回想前世,此时的世界上已经没有了张禹根,因此看到精神矍铄的他时,黄瀚立刻充满信心。

既然能够改变张禹根的人生轨迹,让他依旧健康、快乐地活着,还有什么难以改变呢?

黄哲远自始至终陪着邱老师,他是传统读书人,最是尊师重道。

邱老师已经适应了跟黄瀚一起过年,现在也是有说有笑,她还主动端起米甜酒敬黄哲远、赵秀贞、张芳芬……

由于八三年的第一届面向全国直播的春节联欢晚会好评如潮,也由于国家开始大发展,一年时间,全国电视机的增量以千万台计。

年三十,万户千家的重头戏当然是等着看春晚,没有电视机的人家当然会挤在邻居或者亲戚朋友家里一同收看。

(为了爆更一万字,熬了两个通宵,书友们给点推荐票鼓励一下呗!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