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无上光荣(3 / 4)

知青感恩,她们此时忆苦思甜当然存了报恩的心思。

记者爱听故事,这种前后对比的方式更加能够突出改革开放的重要性,这种素材难能可贵呀!

记者们脑子里已经构思出了一档访谈节目的主框架,再来几个干部、职工的真是事迹,肯定完美,感动中国不至于,感动上千万观众应该没问题!

专题节目的指导思想肯定是宣传改革开放的成就,歌颂我们的党光荣、伟大、正确!

省一把手还是得到了亲自跟调查组同志们介绍的机会。

那是来到“物联船厂”联运公司新通扬河厂区,看到了二十几艘在建造中的内河钢铁船后。

他明白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一直关注这方面的进展,心里急着呢!

看过三水县的报告,知道三水县的热电厂之所以能够顺利并网发电,就有因为船多,实现了电煤能够通过江海、内河联运到达目的地。

修路非朝夕之功,那得一公里一公里拿钱堆,着急没用。

然长江、大运河简直是上天给予苏南省的恩赐,利用这个优势发展水运事半功倍。

省领导不仅仅介绍在建的船舶,还把三水县的地理给调查组的同志们科普了。

三水县的母亲河就是汉朝吴王刘濞开凿的邗沟,汉景帝时的七王之乱,挑头的吴王封地就涵盖扬州、南通地区。

也是因为邗沟修通贯穿了扬州、南通,使得吴王获得了这片鱼米之乡的物产,使得盐运通畅带来了财富,让他起了反心。

由此可见便捷的交通多么重要!

三水县懂得利用自身优势,这几年新下水了上千条钢铁船舶,部淘汰掉了容易出事故,容易导致沉船堵塞航道的水泥船。

使得整个扬州地区都能够充分利用长江、大运河、四通八达的内河航道带来的便利,摆脱了交通瓶颈的制约。

省大领导谈古论今,几十上百干部无论是否懂这段历史,都得认真听,都是一副受教的模样。

事实上首都来的干部们还就真不知道三水县母亲河这么有来头,真听得津津有味。

三水县的干部肯定都知道老通扬河就是汉朝的邗沟,历史比大运河还要古老,他们没想到大领导也如此了解三水县,如此夸赞三水县,一个个与有荣焉。

省一把手不仅仅介绍了历史,还特别重视船舶的建造,要求三水县还得提高产能。

姜晓娟趁机汇报了“物联船厂”下一阶段的发展规划,并且告诉领导们,

老通扬河边的厂区规模不小于这里,长江边的厂区生产的船舶排水量都是一千吨以上,排水量三千吨的江海货船现如今已经下水十五艘。

哦!原来“物联船厂”不仅仅生产小船?生产的大船如今都在锦州港、南通港之间来回跑,不仅仅赚到了运费,还大大缓解了三水县的物资供应的压力。

从京城下来的同志都有见识有知识,他们当然知道当下国家的火车皮计划是多么紧张,肯定知道苏南省是制造业大省不是资源大省。

煤炭、木材、铁矿石、废钢等等原材料的需求何其多也。

运输何其重要?三水县走通了江海内河联运不会被原材料的供给束缚手脚,肯定领先一步啊!

怪不得这小小的三水县发展得这么好!调查组的同志们一个个恍然大悟。

故事讲爽了的省大领导兴趣盎然,得知“物联船厂”将要再次重组扩张,成立“江河船舶集团”当场表态支持。

并且做出指示,划拨地盘给“江河船舶集团”用于扩充坐落在长江边的厂区、库区。

这一直是个难题,因为三水县不靠长江,“物联船厂”在江边的厂区是联营性质,地皮是租赁的,地皮所有权属于太州港区的一个生产队。

这下好了,省领导大手一挥,省一盘棋,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