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3章 联合实验室,高端人才(3 / 4)

国家把汇嘉系拒之门外,明康通讯的基站、魅力电子的智能机等等,就被他们以各种理由打压。

但这又如何呢?<时代的领先优势越来越明显,形成的技术专利也越来越多。

你不用,总有人用,而且还是大把的人用。

因此,在全面摊牌之后,汇嘉系实际上已经从谷底开始爬升。短短的一段时间,各家公司的业绩恢复的很快,技术研发的投入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

会议开了一整天,晚上胡杨还特意请大家喝了一顿酒。

第二天,决策委员会主要讨论一些具体的事务,胡扬没有参加。

这些都是汇嘉系日常的工作决策,既然胡杨已经放权,一般情况下他就不会过问。

当然,权力的下放与回收,也不过是他一句话的事情。

“老板,你现在可是学会偷懒了啊。你想想,咱们刚从西江走出来的时候,那会儿你多勤奋。对了,你让我多留一天,有什么事呢?”

夏冰是最后一个离开京城的执委,这也是胡杨提出来的。

“公司现在已经很成熟了,有了你们这一群人,我当然可以适度的偷偷懒。我让你多留一天,自然有我的用意。走,陪我出去一趟。”

胡杨哈哈一笑,随即起身离开了办公室,带着夏冰乘车离开了京都大厦。

在车上,胡杨告诉夏冰,他们要去一趟国科院微电子研究所。

“是不是咱们和他们有什么合作项目?”

夏冰首先想到的是产业化合作,毕竟汇嘉国际投资就是干这个的。但是很显然,她猜错了。

“不是产业化项目,我打算和微电子研究所合作成立联合实验室。一方面做一些基础性的研究,但更重要是为了培养半导体方面的人才。你明白我的意思?”

虽然现在看起来,汇嘉系貌似已经摆脱了北美全面打压所带来的风险。但实际上,万里长征才刚刚迈出了第一步。

国内半导体发展的瓶颈,有很多解读。比如像起步晚、底子薄、资金投入不够等等......但这里面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内半导体相关的技术人才严重欠缺。

人才跟不上,别的一切都是空谈。

虽然汇嘉系仗着自己财大气粗,从世界各国包括国内的宝岛地区,挖来了不少专业人才。但这远远不够,更重要是要有自己的人才培养机制。

汇嘉系之前就和国内不少名牌大学有合作,但胡杨依然觉得层次不够。这一次他和国科院微电子研究所的合作,目的是为了培养高端人才。

“哦,原来是这样。老板,这个情况有些特殊,建立联合实验室以及培养人才都是应该的。但是,我们汇嘉系国际投资却没什么具体的好处啊。”

夏冰很赞同胡杨的想法,但如果是让汇嘉国际投资出资,她觉得有些难办。

比如像人才的培养,汇嘉国际投资出钱出力。可最后,这些人才会进入汇嘉系旗下的各家企业就职,貌似不太公平。

胡杨似笑非笑的看着夏冰,说道:“你就这么在乎企业的利益?放心吧,这些我都有考虑。到时候,谁聘用了联合培养出来的人才,就让他们按人头出钱。”

胡杨觉得夏冰是对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哪怕是汇嘉系内部也一样。不过这事儿,总要有一家企业牵头来做,要不然乱纷纷的,什么也做不成。

过了半个小时,胡杨和夏冰抵达了目的地。

“陆院士,我没来晚吧?”

胡杨走下车,就看到陆一鸣和几个人站在楼下。这一次和微电子所的合作,也是这位陆院士给牵线搭桥的。

“不晚,不晚,我们也是刚下来一会儿。胡总,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微电子所的王所长,这位是梁博士。

王所,小梁,这位就是国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