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西江万隆的收购意向(2 / 3)

,收购了省内几家小型的番茄酱厂。同时,他也在西江南部积极筹建番茄种植基地。

“吴叔,你也知道我们雪岭食品,早几年就开始做番茄的种植和深加工,现在已经形成了很大的产能。说句不谦虚的话,后面进入这个行业的企业,几乎没什么可能超越我们。”

胡杨的雪岭食品,已经事实上占据了西江省优质番茄产区的大部分版图。而且在国内国外的销售渠道已经很成熟,产品深受客户的信赖,基本上没有可能被取代。

“是啊,我也是这个想法。不过,西江万隆的庞总很有说服力,省里还是有部分人愿意支持他的。如果,我是说如果,西江洪河愿意出一个很不错的价格,你会答应让对方收购吗?”

很明显,和胡杨谈的这些事情,吴迪其实是代表了省里。

“吴叔,省里就这么想让我卖了雪岭食品啊?我记得当初我提出来红色产业链这个概念的时候,省里可是大力支持的。”

胡杨笑着摇了摇头,表情没什么变化,但话里已经有了不高兴的意思。

吴迪瞪了胡杨一眼,然后说道“你对省里就这么没信心?我刚才也说了,省里只有部分人支持庞千里的计划。我找你来,可不是向你施压,只是想听听你的想法和意见。

企业间的并购肯定是遵循自愿的原则,省里也不可能直接插手。暂时大家的意见不统一,分歧只是在于重点扶持谁的问题,但不会出现打压谁的情况。”

“吴叔,咱们是自己人,我也不瞒你。我对于庞总个人并没有意见,但是,我对于他的发展模式是持怀疑态度的。西江万隆表面上看起来实力很雄厚,可他们的自有资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

反正说这儿了,我也不妨多说几句。西江万隆总是说想进行产业整合,但他们事实上是还是没有摆脱控盘坐庄的路数。先深度介入一家上市公司,然后通过各种概念的炒作,拉高股价。

在这个过程中,西江万隆便控制了这家上市公司大比例的流通股。然后再用这些股票质押,向金融机构贷款,周而复始。我认为,这种模式最后的结果就是资金链断裂,其控制的上市公司股价不可避免的会崩盘。”

胡杨本身并不看重雪岭食品的盈利能力,但这家企业的社会影响力非常之大,他肯定不会轻言放弃。

再说了,西江万隆的崩盘也就是近几年的事情,他也不想看着吴迪等人跳进这个大坑里。

吴迪听完,久久不语。

胡杨的这番话并不出奇,省里对于西江万隆质疑的声音从来没断过。但庞千里头顶上的光环太耀眼,质疑的声音往往都会被淹没。

“杨杨,你的态度我清楚了,回头我会在讨论的时候给他们讲清楚。至于西江万隆的事情,这里面很复杂,我只能保证我自己不会牵连进去。”

有些话不好说,也说不透彻,但胡杨还是听懂了吴迪的意思,他会尽量躲开西江万隆这个大坑。

“吴叔,我还没恭喜你呢。阿茂这一结婚,你就等着抱孙子吧。对了,我那天都忘了问阿茂,新娘子是哪的人?”

胡杨笑笑,岔开了话题。

“你不知道?不可能吧娟娟不是你和茂生的同学吗?”

吴迪很奇怪胡杨会这么问,他可是听吴茂生说过,上学那会儿,吴茂生、梁娟娟、胡杨他们三人的关系一直都很好。

“啊?是这样吗?你看看我,居然连这件事都不知道。哎,从学校出来以后,大家始终都是各忙各的,几乎很少联系。吴叔,那我就先告辞了,回头我再去家里看你。”

吴迪说出来的消息,让胡杨有了那么一瞬间的失神。

往日的记忆不可抑制的浮现在了脑海里,没想到,吴茂生最终还是追上了梁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