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三章:以儒做人,以道养生(2 / 2)

步天为凰 步天为凰 2798 字 2020-03-30

俊彦太子道:“道家精神就好像太阳和月亮的精神,大智若愚、大巧若拙、知足常乐、韬光养晦、柔弱胜刚强、不为天下先、无为无不为多少人生智慧蕴藏在道家不露声色的谦卑中,这种谦卑就像无声呵护大地的月光。你看那月光,多么温柔,多么含蓄!日月交辉,儒道互补,是中国的一大智慧。儒家和道家的互相补充,就像太阳和月亮交替运行,就像乾坤一体,阴阳互摄,刚柔相济,虚实相生。儒家风骨和道家气象,入世和出世,有为和无为,兼济天下和独善其身,慷慨悲歌和愤世嫉俗,身在江湖和心存魏阙,那样奇妙地相得益彰,组成了中国智慧既空灵又丰实的壮观画面。”

天歌说:“那要怎么样修炼才能达到这种入世和出世,有为和无为,兼济天下而独善其身的心x呢?”

俊彦太子道:“境界无边修五心:慈悲心,慈悲心其实是一种关注人间的崇高情怀,类似儒家讲的道德心。禅家讲“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平常心,平凡中有伟大,这就是禅的开悟。因此禅宗又讲平常心、平常事。普愿和尚说“平常心是道”,“随所住处恒安乐”。清净心,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就是以禅清心的境界。慧能:“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自由心培育自由心,就是要挣脱名缰利锁,跳出十丈红尘,实现超然的精神境界。实现这个精神境界,用佛家的说法,首先要能够舍得,能够放下。舍得什么?佛家说:“内舍六识,中舍六根,外舍六尘”。”

天歌说:“慈悲心这听起来好像是和尚讲的话,就像是佛教的术语一样,我们道教也要讲慈悲心吗?”

俊彦太子道:“看样子你被佛教文化影响不少呀!我们中华民族,一直以来的文化,总是被偷换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