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专家不如技校生?(1 / 2)

大国制造 黑头大王 2865 字 2020-04-01

“你觉得碳酸氢铵生产线很稀奇?别说几万吨的,几十万吨的我都见过,还不就那样。”钟白的语气丝毫听不出他有半点情绪波动“平阳地区化肥厂……估计你们厂里引进的生产线产能肯定不超过五万吨吧?现在并不是发展小规模碳酸氢铵生产线的最佳时机,后面出了问题你就明白了。”

钟白这话并不是在故意嘲讽柳东升,而是实言相告。

因为在历史上的80年代初,正是全国快干上马推广碳酸氢铵生产的年代。

短短五年间,全国各地兴建了1000余座小氮肥厂,其中差不多有50的新建小氮肥厂主打的氮肥产品正是碳酸氢铵。

但因为国内相关设备的产能不足,这种小规模碳酸氢铵生产线主要是从东欧的一些国家进口,其实说白了也是苏国的淘汰产品。

要直到80年代后期的时候,国产碳酸氢铵生产线技术才慢慢成熟,但在那之前嘛……

各个小氮肥厂购买回来的碳酸氢铵生产线故障率高得吓人!

淘汰的生产线和上一代技术,再加上国内上马的新厂对设备不熟悉,很多小氮肥厂每年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资金用于维护生产线,导致一开始碳酸氢铵的理论甚至不如尿素。

另外,由于碳酸氢铵劣势主要是易挥发,氮的利用率低,在农业生产者大多数还在普遍使用尿素作为主力氮肥的时候,相关的技术推广又没有跟上,其实它的市场在这两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钟白清楚这以上种种问题,但柳东升却不知道。

在他耳里听来,钟白这番话明显就是破旧落后的山平县化肥厂职工们对自己厂里的新生产线心生嫉妒,所以口不择言,完全在胡说八道。

“呵,搞得你多懂行一样的!告诉你小屁孩,我们这条生产线上马之前找过省化工研究院的相关专家实地考察,并且全程论证,不可能出问题!”柳东升底气十足的吼道。

“省化工研究院的专家?”钟白闻言摇了摇头道“他们对这个方向的研究估计也只停留在纸面上,还真没我们这些基层的人员了解前景。”

柳东升已经认定钟白是个只会说大话的家伙“嚯,在我面前吹吹牛嘚瑟也就算了,你还觉得自己比省化工研究院的相关专家牛逼?”

见柳东升如此头铁,钟白并没有回答他,只是摇摇头,轻轻的叹了口气道“哎,迷信专家,朽木不可雕也。”

柳东升这会儿已经不怒反笑了“呵呵,算了,我也懒得浪费时间和一个不懂事的年轻人解释,你觉得自己比专家还厉害,那就这么坐井观天吧!我看你们厂也就那样了!”

此时一直没吭声的单建平却突然开腔了“柳科长,小钟可不是坐井观天,他既然这么说肯定是有道理的。”

“怎么?单建平,你属下不懂事,你为了护犊子难道也不懂事吗?”柳东升本来都不想理会二人了,一听单建平发声,又转头对他质问道“你们厂里怕是从来没和省院的专家接触过吧?知道人家的水平有多牛么?”

单建平一听对方主动提起这个,立刻底气十足的回答道“不好意思,一周之前我们刚刚接触过省院的专家,就是来给我们厂解决磷肥事故的。”

柳东升立马反驳道“既然接触过,那这小子还敢这么吹牛逼?”

“他有这个资本。”单建平指着站在自己身边的钟白,转头对柳东升说道“省化工研究院的专家来了我们厂照样找不着北,还得亏小钟专业技术好,解决了磷肥事故!我看呐,小钟既然说省院专家对碳酸氢铵生产线没他了解得多,那就一定是!”

“啥?”柳东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单建平,你是不是烧糊涂了?你说是这个小子解决了你们厂里的磷肥事故?”

单建平肯定的点点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