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长江后浪推前浪(2 / 3)

大宋枭途 任鸟飞 3793 字 2020-04-16

之前那个精神饱满、气度不凡、处之泰然的大宋宰相完全找不到半点相似之处。

蔡仍忍不住道“伯父,您这是……”

蔡京不在意道“生老病死人生常态,我比你父大近两岁,他已去世三年,我有些老态,也很正常。”

蔡京又道“我听说,你在前线打得不错,还独闯五马山擒了匪首宋江逼得宋江接受招安?”

蔡仍恭恭敬敬道“伯父所听乃是有人夸张后之说,事实上,小侄并不是独闯五马山,而是带了五个部下,没有他们帮助,小侄不可能擒住宋江。”

蔡京点点头,道“你倒也诚实,不据部下之功为自己所有,难得。”

蔡仍道“伯父谬赞了。”

蔡京也没再继续这茬,他又道“听说你拒绝了太子和郓王的邀请,直接来我这里了?”

蔡仍道“小侄父母皆已过世了,伯父就是小侄唯一的长辈,小侄回京自然要先来拜见伯父。”

蔡京道“难得你有此孝心。”

蔡京语气一转,又道“官家春秋鼎盛,这时候的确不适合站储君的队,而且,你的情况还有些特殊,你所掌握的金吾军,是京师左右少有的能战之军,你如果冒然站队,官家有可能会将你调防。”

蔡仍神色一凝,道“小侄也是这么认为的。”

蔡京语气一转,又道“不过,你也不用太担心,官家事多,有些小事未必会注意得到,所以,你做事也不用太过畏首畏尾,这样也是成不了事的。”

蔡就一点,蔡仍就透。

蔡仍瞬间就明白了,蔡京所说的是,赵佶未必会知道金吾军可能是京师左右最能打的军队。

有人说,这怎么可能,中央禁军的战斗力之差,不是人尽皆知嘛,赵佶这个皇帝怎么可能不知道?

这么想的人,还真错了。

当初,蔡仍的外公王安石,为了富国强兵,改制变法,推行了很多新政,将兵法就是其中之一。

将兵法是兵制改革,就是把禁军的厢、军、营、都四级编制,改为将、部、队三级编制,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将不知兵、兵不识将的弊端。

作为强兵的措施,王安石一方面精简军队、裁汰老弱,合并军营,另一方面实行将兵法。

将兵法的实行,使兵知其将,将练其兵,提高了军队的战斗素质,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

王安石实施将兵法首先对全国的军事部署进行了调整——他在京畿设三十七将,鄜延五路设四十二将,东南六路设十三将,全国计设九十二将。并派“尝经战阵大使臣专掌训练”,“早晚两教”,“日夜按习武艺”。

(宋时一将,其级别大概相当于后世的一个军,但将的人数不等,往往从三千到一万不定。)

从军事部署上看,力量最强的是鄜延五路,直接面对西夏,明显带有主动向西夏开战的意图,次之为京畿(即京师),三十七将“拥卫京师”,主要用于防范北辽南侵。

自熙宁七年始,王安石在北方各路陆续分设一百多将,每将置正、副将各一人,选派有武艺又有战斗经验的军官担任,专门负责本单位军队的训练,凡实行将兵法的地方,州县不得干预军政。

后来,即便随着历史的变迁,各地各将均有调动,但京师附近其实还是有十几万大军——其中,开封府界有兵马大约四万,京东约有五万,京西约有两万。

在赵佶的角度来看,金吾军只不过是这十几万甚至是这百万大军中之五千,蔡仍只不过是这上百将之一,而且,金吾军的驻地虽然离京师不远,但也远没有另外十数支被赵佶视为亲军的军队离京师近,更何况,东京汴梁城里本就有御龙直、天武等步军,内殿直、捧日等马军,还有从宿卫、宫廷宿卫、总领护卫等等一大批军队。

所以,赵佶不可能像别人一样看重金吾军